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探究原电池原理
B.
制备无水氯化铁
C.
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D.
收集氨气

分析 A.图中装置可构成原电池,Zn为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B.蒸发时氯化铁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
C.纯碱为粉末固体,与盐酸混合后不能分离;
D.氨气极易溶于水.

解答 解:A.图中装置可构成原电池,Zn为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图中装置可探究原电池原理,故A正确;
B.蒸发时氯化铁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则蒸干不能得到氯化铁,故B错误;
C.纯碱为粉末固体,与盐酸混合后不能分离,则不能用于制备少量气体,应选碳酸钙与盐酸制备,故C错误;
D.氨气极易溶于水,图中装置不能收集氨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原电池、盐类水解、气体的制备和收集、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电解法冶炼钠、镁、铝等活泼金属
B.粗铜精炼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纯铜,该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C.由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反应SO2(g)+2H2S(g)=3S (s)+2H2O(l)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CO(g)与H2O(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两者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CO(g)和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CO2(g)和H2(g)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g)+H2O(g)═CO2(g)+H2(g)△H=41 kJ•mol-1
D.1 mol CO2(g)和1 mol H2(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H2O(g)要放出41 kJ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镍氢电池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绿色电池,具有高能量、长寿命、无污染等特点.用吸附了氢气的纳米碳管等材料制作的二次电池的原理如图1所示.电池的总反应式为:H2+2NO(OH)$?_{充电}^{放电}$2Ni(OH)2

(1)①镍氢电池充电时,碳电极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H)2+OH--e-=NiO(OH)+H2O.
②镍氢电池放电时,OH-移向碳电极(填“碳电极”或“镍电极”).
(2)除了用纳米碳管等材料储氢外,还可使用有机物,如利用环己烷和苯之间的可逆反应来实现脱氢和加氢.一定条件下,利用图2装置可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储氢(忽略其它有机物).
①A为电源的负极.
②电极E上产生的气体为O2
③电极D的电极反应式为C6H6+6H++6e-═C6H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7.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条件已略去).A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调味剂,B是最常见的液体,G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H、I、J、K都是含有G元素的化合物,I 的摩尔质量为102g•mol-1,K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I的化学式为Al2O3
(2)F的电子式为
(3)写出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Cl2↑+H2↑+2OH-
(4)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aAlO2+AlCl3+6H2O=4Al(OH)3↓+3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物质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B.加入烧碱溶液后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NH4+
C.加入盐酸,放出能使澄淸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D.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生成NO2
C.在O2存在时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硝酸
D.可由NH3在催化剂作用下与O2反应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照明B.太阳能供热
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D.酒香扑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①过氧化钠可用于自来水消毒;②雨水中溶解二氧化碳过多,可造成酸雨;③应严厉打击商贩用二氧化硫熏蒸银耳制作美观的“雪耳”;④“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和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不能混用.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④B.③④C.②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