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N>C
B.NO3-中N采用sp2杂化,故NO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C.由于C22-和O22+为等电子体,所以可以判断O22+的电子式为
D.液态HF通常也可以写成(HF)n的形式,是因为液态HF分子间存在氢键

分析 A.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增大,但同周期第ⅡA、ⅤA元素反常;
B.NO3-中N采用sp2杂化,且无弧对电子对;
C.C22-和O22+两种微粒,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等互为等电子体;
D.液体HF分子间若形成氢键,有可能发生缔合现象.

解答 解:A.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增大,但同周期第ⅡA、ⅤA元素最外层电子达到全充满或半充满,结构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故A错误;
B.NO3-中N采用sp2杂化,中心原子周围无弧对电子对,所以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B错误;
C.C22-和O22+两种微粒,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等互为等电子体,结构相似,电子式为,故C正确;
D.F的非金属性较强,液体HF分子间若形成氢键,有可能发生缔合现象,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电离能、等电子体、晶格能、氢键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基本概念的理解,注意掌握相关的概念内涵,B选项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是该题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
环己醇1000.961 8161微溶于水
环己烯820.810 283难溶于水
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直形冷凝器.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B(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检漏;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干燥.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CD(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吸滤瓶
D.球形冷凝管  E.接收器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C(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 B.50%C.61%  D.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SO2和NOx都是大气污染物.
(1)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CO和NO,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NO和CO可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NO$\frac{\underline{\;催化剂\;}}{\;}$2CO2+N2
(2)采取还原法,用炭粉可将氮氧化物还原.
已知:①N2(g)+O2(g)=2NO(g)△H=+180.6kJ•mol-1     
②C(s)+O2(g)=CO2(g)△H=-393.5kJ•mol-1
则反应C(s)+2NO(g)=CO2(g)+N2(g)△H=-574.1kJ•mol-1
(3)利用氨水可以将SO2和NO2吸收,原理如图1所示:

NO2被吸收的离子方程式是2NO2+4HSO3-=N2+4SO42-+4H+
(4)利用图2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也可吸收SO2,并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①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SO3-+2H++2e-=S2O42-+2H2O
②在碱性条件下,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使其转化为无害气体,同时有SO32-生成.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4S2O42-+2NO2+8OH-═8SO42-+N2+4H2O
(5)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18×10-3 kJ•g-1•℃-1,10g硫黄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SO2,放出的热量能使500g H2O的温度由18℃升至62.4℃,则表示硫黄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H=-297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c装置中盛装Na2S和Na2SO3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I)
2H2S(aq)+SO2(g)═3S(s)+2H2O(l)              (II)
S(s)+Na2SO3(aq)$\frac{\underline{\;\;△\;\;}}{\;}$Na2S2O3(aq)               (III)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装置E中为NaOH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d.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NaHSO3溶液
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已知反应(III)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溶液变澄清(或混浊消失).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含有ad.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
(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S2O32-+2H+═S↓+SO2↑+H2O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用符号“>”“<”或“=”连接下列各项关系.
(1)第一电离能:Mg>Al;
(2)电负性:O<F;
(3)能量高低:ns<n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合成氨反应,2min时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混合气中NH3的体积分数为25%,求:
(1)H2的平均反应速率?
(2)N2的转化率?
(3)H2在平衡时的体积分数?
(4)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装置有一处错误是大小烧杯口未平.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小热量损失.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盐酸跟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放出的热量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用50ml0.50mol/L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6)为准确测量中和热,若共计做了三次实验,则至少需测定温度9次,三次平行操作测得的数据中,起始时盐酸与烧碱溶液温度相同,而终止温度与起始温度之差为(t2-t1),0.50mol/L盐酸与0.55mol/LNaOH溶液的密度都为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则中和热的计算式△H=$\frac{0.418({t}_{2}-{t}_{1})}{0.025}$kJ/mol.(只列出计算表达式,不用计算出最终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mX(g)+nY(s)?pZ(g)△H<0,达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B.通入与反应无关的氦气,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
C.增大X或Y的物质的量,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D.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对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298K时,△H=-92.2kJ•mol-1,△S=-198.2kJ•mol-1•K-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都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B.298K时合成氨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298K时合成氨的反应速率一定很大
D.298K时合成氨反应可自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