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 | SO42- | SO32- | NO3- | NO2- | Cl- |
c/(mol•L-1) | 8.35×10-4 | 6.87×10-6 | 1.5×10-4 | 1.2×10-5 | 3.4×10-3 |
分析 (1)较低价态为亚,NaClO2的化学名称为亚氯酸钠;
(2)①亚氯酸钠具有氧化性,则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4NO+4OH-=4NO3-+3Cl-+2H2O;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则增加压强,NO的转化率提高;
②根据反应的方程式3ClO2-+4NO+4OH-=4NO3-+3Cl-+2H2O可知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氢氧根离子被消耗,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降低;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加的多,因此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强,易被氧化;
(3)①由图分析可知,根据反应3ClO2-+4NO+4OH-=4NO3-+3Cl-+2H2O,NO的平衡分压的负对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说明温度越高,NO的平衡分压越大,NO的含量越高,故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
②根据反应的方程式ClO2-+2SO32-═2SO42-+Cl-可知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K=$\frac{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
(4)①如果采用NaClO、Ca(ClO)2替代NaClO2,由于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降低硫酸根离子浓度,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②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解答 解:(1)氯+7为高、+3为亚,NaClO2中氯的化合价为+3价,化学名称为亚氯酸钠,故答案为:亚氯酸钠;
(2)①亚氯酸钠具有氧化性,且NaClO2溶液呈碱性,则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4NO+4OH-=4NO3-+3Cl-+2H2O;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则增加压强,NO的转化率提高,
故答案为:3ClO2-+4NO+4OH-=4NO3-+3Cl-+2H2O;提高;
②根据反应的方程式3ClO2-+4NO+4OH-=4NO3-+3Cl-+2H2O可知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氢氧根离子被消耗,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降低,
故答案为:减小;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加的多,因此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NO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
故答案为:大于;NO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
(3)①由图分析可知,根据反应3ClO2-+4NO+4OH-=4NO3-+3Cl-+2H2O,NO的平衡分压的负对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说明温度越高,NO的平衡分压越大,NO的含量越高,故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②根据反应的方程式ClO2-+2SO32-═2SO42-+Cl-可知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K=$\frac{c(C{l}^{-}){c}^{2}(S{O}_{4}^{2-})}{c(Cl{O}_{2}^{-}){c}^{2}(S{O}_{4}^{2-})}$,故答案为:$\frac{c(C{l}^{-}){c}^{2}(S{O}_{4}^{2-})}{c(Cl{O}_{2}^{-}){c}^{2}(S{O}_{4}^{2-})}$;
(4)①如果采用NaClO、Ca(ClO)2替代NaClO2,生成硫酸钙沉淀,降低硫酸根离子浓度,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Ca(ClO)2效果好,
故答案为:形成CaSO4沉淀,降低硫酸根离子浓度,反应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SO2转化率提高;
②已知SO2(g)+2OH-(aq)═SO32-(aq)+H2O(l)△H1
ClO-(aq)+SO32-(aq)═SO42-(aq)+Cl-(aq)△H2
CaSO4(s)═Ca2+(aq)+SO42-(aq)△H3
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③即得到反应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H=△H1+△H2-△H3,
故答案为:△H1+△H2-△H3.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式名称、离子方程式书写、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等,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用语规范,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④③①⑤ | B. | ②③⑤① | C. | ④⑥③① | D. | ④⑤⑥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中和反应未完成前随着NaOH溶液的滴加,-OOCCH2COO-的物质的量浓度逐渐升高 | |
B. | 若滴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10mL时溶液温度最高,则丙二酸的物质的量浓度=0.1mol•L-1 | |
C. | 在丙二酸未完全中和前,随着NaOH的滴加,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 |
D. | 若忽略丙二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和水解,丙二酸根离子的水解常数约为7.14×10-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CO2↑+H2O | |
B. | 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FeS=H2S↑+Fe2+ | |
C. | 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3++3CO32-=Al2(CO3)3↓ | |
D. |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2:2NO2+2OH-=NO3-+NO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某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则其最高正价为+7 | |
B. | 钠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分别小于镁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 | |
C. | 高氯酸的酸性与氧化性均大于次氯酸的酸性和氧化性 | |
D. | 邻羟基苯甲醛的熔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的熔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NO+2H2O+3O2═4HNO3化合反应 | |
B. | Cu(OH)2$\frac{\underline{\;\;△\;\;}}{\;}$CuO+H2O 分解反应 | |
C. | 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置换反应 | |
D. | 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周期表中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其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熔沸点逐渐升高 | |
B. | 分别在Na2CO3和NaHCO3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Ba(OH)2溶液,能鉴别这两种物质 | |
C. | 向品红溶液中同时通入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溶液不褪色 | |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σ键就是单键,π键就是双键 | |
B. | π键是由两个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的 | |
C. | 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σ键和π键 | |
D. | CO2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数目比为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