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钠、钾的碘化物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工业利用碘、NaOH和铁屑为原料可生产碘化钠,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1)NaOH溶液和碘反应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如果温度过低,会生成碘的低价副产品NaIO。若NaOH溶液和碘反应时所得溶液中IO与I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生产流程中加入过量铁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所得固体中除剩余铁屑外,还有红褐色固体,则加入铁屑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2中除含有H外,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试设计实验证实该金属阳离子的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2经一系列转化可以得到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称取3.60 g草酸亚铁晶体(相对分子质量是180)用热重法对其进行热分解,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图中数据,根据信息写出过程I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

②300℃时剩余固体只有一种且是铁的氧化物,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答案】(1)4I2+8OH===IO+6I+4H2O+IO

(2)还原IO(或使IO转化为I)(合理即可) NaIO3+2Fe+3H2O===NaI+2Fe(OH)3

(3)Fe2+ 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氯水,溶液变红

(4)①FeC2O4·2H2OFeC2O4+2H2O↑ ②Fe2O3

【解析】

试题分析(1)若NaOH溶液和碘反应时所得溶液中碘酸根离子与IO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碘失去电子为6个,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成的I为6个,参加反应的碘单质为4个,则上述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I2+8OH===IO+6I+4H2O+IO

(2)反应加入铁屑的目的是还原反应中所生成的碘酸根离子,生成的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IO3+2Fe+3H2O===NaI+2Fe(OH)3

(3)由于铁过量,所以所得固体中存在氢氧化铁和单质铁,当加入稀硫酸时,氢氧化铁溶解生成铁离子,而单质铁则与铁离子或氢离子反应,会生成亚铁离子,一定有亚铁离子,检验亚铁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氯水,溶液变红,证明存在亚铁离子,或加入K3[Fe(CN)6]产生蓝色沉淀。

(4)①通过剩余固体的质量可知,过程Ⅰ发生的反应是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失去结晶水,反应的方程式为FeC2O4·2H2OFeC2O4+2H2O↑。

②草酸亚铁晶体中铁的元素质量为3.6×56/180×100%=1.12克,草酸亚铁晶体中的铁元素完全转化到氧化物中,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0-1.12=0.48克,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为1.12:0.48=7:3,设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xOy,则有56x:16y=7:3,x:y=2:3,所以固体为Fe2O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铝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所以铝制餐具可以长期使用

B. 纤维的应用很广,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新买的衣服先用水清洗,可除去衣服上残留的有防皱作用的甲醛整理剂

D. 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B.氯化钠溶于水
C.加热氯酸钾使其分解
D.碘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气和水发生反应:Cl2+H2O2H++Cl-+ClO-

B.用氢氧化钠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时产生气泡的反应2Al+2OH-+6H2O = 2[Al(OH)4]-+3H2

C.金属钠和水反应:Na+2H2O=Na++2OH-+H2

D.将金属铁加入稀硫酸和硝酸钾混合溶液中,金属溶解:Fe+2H+=Fe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

A. 将乙酸和乙醇混合加热制乙酸乙酯 B. 苯和浓溴水反应制溴苯

C. CH3CH2Br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判断卤代烃的类型 D. CuSO4溶液和过量NaOH溶液混合,然后加入几滴乙醛,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A. 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B. 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C. 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D. 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X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A.第4周期ⅢA族
B.第4周期ⅦA族
C.第3周期ⅣB族
D.第3周期ⅣA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测定1 mol氧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的实验操作的步骤如下:

按下图装配实验装置。

洗净试管然后充分干燥。

向500 mL烧瓶里装满水,向500 mL烧杯里加入少量水,把连接烧瓶和烧杯的玻璃管A、橡皮管B和玻璃管C中也装满水,在中间不要留下气泡,然后用弹簧夹把橡皮管B夹紧。

称得试管的质量为14.45 g,往试管里加入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再称其质量为15.95 g。

打开弹簧夹,把烧杯举起使烧瓶和烧杯中的水面一致,再关闭弹簧夹,然后把烧杯中的水倒掉。

打开弹簧夹,加热试管的混合物到不再产生气体,即水不再流向烧杯时为止。

反应完毕后把装置冷却到室温。

调节烧杯的高度使烧瓶和烧杯中的水面一致,然后再关闭弹簧夹。

用500 mL量筒测量烧杯里水的体积为285.0 mL,把它换算为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79.7 mL。

再称量冷却后试管的质量为15.55 g。

1在操作中,装置冷却时,玻璃管C的出口一直要在烧杯的水中,不能离开水面,其理由是

2简述操作的必要性,即为什么要调节烧杯的高度,使烧瓶和烧杯中的水面一致?

3标准状况下,1 mol氧气所占的体积保留小数后两位 L;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