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
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C.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与链烃相比,苯的化学性质的主要特征是( )
A.难氧化、难取代、难加成
B.易氧化、易取代、易加成
C.难氧化、易取代、能加成
D.易氧化、易取代、难加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Ba2+、Cl-、NO、Ca2+ B.H+、Na+、SO、CO
C.Cu2+、K+、Cl-、OH- D.Ca2+、Na+、CO、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鸡蛋清中加浓硝酸微热后变黄 B.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 蛋白质水解能得到氨基酸 D. 苯与乙烯都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 = -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 2×(-57.3)kJ·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 ΔH = 2×283.0 kJ·mol-1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制备氯化物时,常用两种方法:①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②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用以上两种方法都可制得的氯化物是
A. AlCl3 B. FeCl3 C. FeCl2 D. Cu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的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________。简述你的理由(不需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延伸
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4)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取a 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 g(b>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实验小组欲利用该红色粉末制取较纯净的胆矾(CuSO4·5H2O)。经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Cu2+、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如下:
物质 | Cu(OH)2 | Fe(OH)2 | Fe(OH)3 |
开始沉淀pH | 6.0 | 7.5 | 1.4 |
沉淀完全pH | 13 | 14 | 3.7 |
实验室有下列试剂可供选择:A.氯水 B.H2O2 C.NaOH D.Cu2(OH)2CO3
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
①试剂1为________(填字母,后同),试剂2为________。
②固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操作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