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 mol•L-1的NaOH溶液:K+、Na+、SO42-、CO32-
B.0.1 mol•L-1的Na2CO3溶液:K+、Ba2+、NO3-、Cl-
C.0.1 mol•L-1FeCl3溶液:K+、NH4+、I-、SCN-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

分析 A.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B.钡离子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C.氯化铁与碘离子、硫氰根离子反应;
D.该溶液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碳酸根离子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与铝反应不会生成氢气.

解答 解:A.K+、Na+、SO42-、CO32-之间不反应,都不与NaOH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
B.Ba2+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I-、SCN-都与FeCl3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CO32-与氢离子反应,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与铝反应不会生成氢气,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将Fe粉、Cu粉、FeCl3溶液、FeCl2溶液和CuCl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假定容器不参与反应),试判断下列情况下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和金属单质.
(1)若铁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3+、Cu2+
(2)若氯化铜有剩余,则容器中还可能有Fe3+或Cu,一定有Fe2+
(3)若氯化铁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Cu;
(4)由以上反应可知离子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e3+>Cu2>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aA(g)+bB(g)?2C(g)
起始浓度(mol•L-1):1.5   1.0      0
2s末浓度(mol•L-1):0.9   0.8      0.4
则①a=3,b=1;
②2s内用B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0.1mol/(L•s).
(2)由碳棒、铁片和200mL 1.5mol•L-1的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当在碳棒上产生气体3.36L(标准状况)时,求:①有1.806×1023个电子通过了电线?(NA=6.02×1023
②此时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l/L(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L的NaOH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1mol
B.常温常压下,32gO2与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NA
C.0.1mol氯气与足量的铁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为0.3NA
D.25℃时,l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金属铝和铁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性质活泼的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原因是铝常温下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2)写出如图1所示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Al2O3+2Fe.
(3)某研究小组为比较铝和铁的金属性强弱,设计了如图2使用注射器的实验.

步骤如下:
Ⅰ.取150mL规格的注射器2个(甲、乙),洗涤干净后,晾干.
Ⅱ.分别在甲、乙注射器内放入1.0g 细的铁丝和 1.0g薄的铝片(铁丝和铝片均已除去氧化膜),将注射器活塞压至底部,排除空气.
Ⅲ.用甲、乙注射器同时吸取30mL 1.0mol/L的稀盐酸,之后用胶帽密封.
Ⅳ.观察、记录并比较注射器活塞向外移动的速度,以判断铁、铝的活泼性.
实验结果:铁比铝的反应速率还要快.这显然与理论不符.
①结果分析:造成实验结果跟理论不符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某一实验条件控制有误.请你简要指出:铁丝与铝片的表面积不相同.
②对甲装置的记录显示,从实验开始到2min末,共收集到H2 67.2mL(已进行干燥处理并折算为标准状况),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该时间段内平均反应速率c(HCl)=0.10mol.L-1.min-1
③对甲和乙实验的记录均显示,开始反应后,产生H2的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缓的趋势,图3定性表达了该过程.则t1~t2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反应放热使体系温度升高,t2~t3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盐酸浓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生产制取HNO3,设计如图A-F所示装置,其中a为一个可持续鼓入空气的橡皮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2NH3↑+CaCl2+2H2O.
(2)实验结束后,关闭止水夹b、c,将装置D,浸入冰水中,现象是颜色变浅
(3)装置C中浓H2SO4的作用是干燥气体,吸收多余的NH3
(4)请你帮助该化学小组设计实验室制取NH3的另一方案加热浓氨水制取NH3或向NaOH或CaO固体上滴加浓氨水制取NH3
(5)干燥管中的碱石灰用于干燥NH3,某同学思考是否可用无
水氯化钙代替碱石灰,并设计图G所示装置(仪器固定装置省略未画)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烧瓶收集满干燥的氨气,立即塞上如图所示的橡胶塞.
②正立烧瓶,使无水氯化钙固体滑入烧瓶底部,摇动,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膨胀,由此,该同学得出结论:不能用CaCl2代替碱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1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丁烷裂解的实验流程.(注:CuO能将烃氧化成CO2和H2O,G后面装置与答题无关,铁架台等已省略.)按图连好装置后,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有:①给D、G装置加热;②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③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等…

(1)这三步操作的先后顺序依次是②③①
(2)B装置所起的作用是通过观察气泡,调节K,控制气体流速
(3)假定丁烷按C4H10→C2H6+C2H4和C4H10→CH4+C3H6的方式完全裂解,当(E+F)装置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0.7g,G装置的质量减少了1.76g,则丁烷的裂解产物中,甲烷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假定流经D、G装置中的气体能完全反应)
(4)若对E装置中的混合物再按图2流程实验:
①分离操作Ⅰ和Ⅱ的名称分别是:Ⅰ分液分液Ⅱ蒸馏
Na2SO3溶液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SO2+Br2+2H2O=SO42-+2Br-+4H+
②已知B的碳原子数大于A的碳原子数,请写出B的结构简式CH2BrCHBr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聚芳酯(PAR)是分子主链上带有苯环和酯基的特种工程塑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如图是利用乙酰丙酸()合成聚芳酯E的路线:

已知:①+SOCl2+SO2+HCl
+R′OH→+HCl (R、R′表示烃基)
(1)乙酰丙酸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羰基和羧基(填官能团名称).
(2)D的结构简式为
(3)下列关于有机物B的说法正确的是abd(填字母代号).
a.能发生取代反应b.能与浓溴水反应
c.能发生消去反应d.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4)A→B的化学方程式为
(5)C的分子式为C8H6O4,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13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③分子中有苯环,分子中无结构
在上述同分异构体中,有一种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核磁共振氢谱图有4种峰的物质,写出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LED照明灯属于“低碳生活”方式
B.在家用电热水器不锈钢内胆镶嵌镁棒,以防止内胆被腐蚀
C.研制高性能的耐磨轮胎,可减少细颗粒物(PM2.5)的产生
D.施用适量石灰乳可降低盐碱地(含较多NaCl、Na2CO3)的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