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T1温度下,反应2SO2(g)+O2(g)?2SO3(g);△H<0的平衡常数K=532.4.
(1)该反应△S<0;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T2温度下,2L容积固定的甲、乙两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平衡时有关数据如
表所列:
容       器
反应物投入量2molSO2、1molO24molSO3
平衡时n(SO3)/mol1m
反应物的转化率α1α2
请分析表格中数据判断:α12<1(选填“>”、“=”或“<”;下同),T1<T2

分析 (1)2SO2(g)+O2(g)?2SO3(g)△H<0,根据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判断熵变和平衡常数变化;
(2)因体积相同,将乙中的量极限转化后为甲中的2倍,则压强大于甲中的压强,三氧化硫的转化率减小;根据图表甲的数据计算T2时的平衡常数与T1平衡常数K=532.4比较判断温度大小.

解答 解:(1)2SO2(g)+O2(g)?2SO3(g)△H<0,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所以△S<0,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即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常数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
(2)因体积相同,将乙中的量极限转化后为甲中的2倍,则压强大于甲中的压强,减小了三氧化硫的转化率,则α12<1;
根据甲开始2molSO2、1molO2,平衡时n(SO3)=1mol,所以平衡时剩余1molSO2、0.5molO2,生成n(SO3)=1mol,所以T2时的平衡常数=$\frac{(\frac{1}{2})^{2}}{(\frac{1}{2})^{2}•(\frac{0.5}{2})}$=4<T1平衡常数K=532.4,又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所以T1<T2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化学平衡及其影响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应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如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2NO(g)?N2(g)+O2(g)  K1=1×1030
2H2(g)+O2(g)?2H2O(g) K2=2×1081
2CO2(g)?2CO(g)+O2(g) K3=4×10-92
A.升温时,三个反应的反应物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均增加
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
C.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
D.降温时,三个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均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氯、硫、氦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生命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氯气的颜色黄绿色.
(2)浓硫酸具有:①酸性  ②强氧化性  ③吸水性  ④脱水性,下列现象硫酸所表现出的性质为(填编号)干燥氧气③,使甘蔗变黑④,吸收氨气①;与铜反应①和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3)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德国化学家哈伯、波施等成功地开发了将氮气转化为氨气的生产工艺.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N2+3H2$\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NH4Cl $\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4)自然界形成NO的化学方程式:2NO+O2$\frac{\underline{\;放电\;}}{\;}$2NO2.氢氧化物(NO和NO2)污染环境.若用Na2CO3溶液吸收NO2可生成CO2,9.2g NO2和Na2CO3溶液完全反应时  转移电子0.1mol,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CO32-=NO3-+NO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是石墨的结构,其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ABEF(填序号)
A:σ键      B:π键        C:氢键      D:配位键
E:分子间作用力     F:金属键    G:离子键
(2)CaF2结构如图2所示,Cu形成晶体的结构如4所示,3为H3BO3晶体结构图(层状结构,层内的H3BO3分子通过氢键结合)
图2所示的晶体中与Ca2+离子最近且等距离的Ca2+离子数为12,
图4中未标号的Cu原子形成晶体后周围最紧邻的Cu原子数为12;铜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四周期第IB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中国环境监测数据显示,颗粒物(PM2.5等)为雾霾过程中影响空气质量最显著的污染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改变煤的利用方式可减少环境污染,通常可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得到水煤气.
(1)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H2S可用足量的Na2CO3溶液吸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S=HCO3-+HS-
(已知:H2S:Ka1=1.3×10-7,Ka2=7.1×10-15;H2CO3:Ka1=4.4×10-7,Ka2=4.7×10-11
(2)现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人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H,得到两组数据
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
所需时间/min
COH2OH2CO
1650421.62.46
2900210.41.63
该反应的△H<0(填“<”或“>”);若在7500C时,另做一组实验,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lmol CO,3mo1H2O,2mo1CO2,5mol H2,则此时?<?(填“<”,“>”,“=”).
(3)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已建立A(g)+B(g)?C(g)+D(g)△H>0的化学平衡,其时间速率图象如图1,下列选项中对于t1时刻采取的可能操作及其平衡移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
A.减小压强,同时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B.增加A(g)浓度,同时降低温度,平衡不移动
C.保持容器温度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Ⅱ.压缩天然气(CNG)汽车的优点之一是利用催化技术将NOx转变成无毒的CO2和N2
①CH4(g)+4NO(g)$\stackrel{催化剂}{?}$2N2(g)+CO2(g)+2H2O(g)△H1<0
②CH4(g)+2NO2(g)$\stackrel{催化剂}{?}$2N2(g)+CO2(g)+2H2O(g)△H2<0
(4)收集某汽车尾气经测量NOx的含量为1.12%(体积分数),若用甲烷将其完全转化为无害气体,处理1×104L(标准状况下)该尾气需要甲烷30g,则尾气中V (NO):V (NO2)=1:1.
(5)在不同条件下,NO的分解产物不同.在高压下,NO(即X)在40℃下分解生成两种化合物(即Y、Z),体系中各组分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写出Y和Z的化学式:N2O、NO2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光化学烟雾消长
规律,在一烟雾实验箱中,测得烟雾的主要成分为RH(烃)、NO、NO2、O3、PAN(CH3COOONO2),各种物质的相对浓度随时间的消失,记录于图3,根据图中数据,下列推论,最不合理的是D
A.NO的消失的速率比RH快
B.NO生成NO2
C.RH及NO2可以生成PAN及O3
D.O3生成PA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A、B、C、D是周期表中前1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M、N、W,且在M、N、W分子中,A、B、C 三原子都采取sp3杂化.
①N是一种易液化的气体,请简述其易液化的原因氨分子间存在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大,因而易液化.
②W分子的VSEPR模型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
③写出AB-离子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下列说法符合化学事实的是(  )
A.大分子化合物油脂在人体内水解为氨基酸和甘油等小分子才能被吸收
B.Na2SiO3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C.包装食品里常有硅胶、石灰、还原铁粉三类小包,其作用相同
D.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化学式中,只能用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2H4Cl2B.C5H12C.CD.C2H5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目前科学家已经制得单原子层锗,其电子迁移率是硅的10倍,有望取代硅用于制造更好的晶体管
D.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