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生成沉淀Al(OH)3的量随AlCl3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Fe3+、SO42- 、HCO3-

B.b点对应的溶液中:Ag+、Ca2+、NO3- 、F-

C.c点对应的溶液中:Na+、S2-、SO42- 、Cl-

D.d点对应的溶液中:K+、NH4+ 、I-、 CO32-

 

C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图像、元素化合物间的反应、离子共存等,意在考查考生的图像分析能力。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时,b点之前发生反应:Al3++4OH-===AlO2-+2H2O,b~c发生反应:3AlO2-+6H2O+Al3+===4Al(OH)3↓,a点时溶液中存在大量OH-,Fe3+、HCO3- 不能大量存在,A项错误;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NaCl和NaAlO2,Ag+与Cl-生成AgCl沉淀,B项错误;c点时溶质为NaCl,所有离子可以大量共存,C项正确;d点时溶质为NaCl和AlCl3,Al3+和CO32-能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故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预测2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欲配制1.00L 1.00mol·L-1的NaCI溶液,可将58.5g NaC1溶于1.00L水中

B.0.2mol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4NA

C.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SO2气体和CO2气体的体积比等16:11

D.1.0L 1.0mol ·L-l的Na2CO3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预测16 题型:选择题

1.52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为1.40 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

C.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 mL

D.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预测15 题型:选择题

分子式为C5H12O的醇催化氧化得到的有机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醇有

A、8种     B、7种            C、5种              D、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预测15 题型:选择题

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喷泉实验

B.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C.制备氢氧化亚铁

D.验证苯中是否有碳碳双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预测14 题型:填空题

丙烷在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它也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作为能源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已知:

①2C3H8(g)+7O2(g) =6CO(g)+8H2O(g)   △H =-2389.8 kJ/mol

②2CO(g) + O2(g) =2CO2(g)              △H =-566 kJ/mol

③H2O(l) = H2O(g)                      △H =+ 44.0 kJ/mol

(1)写出C3H8燃烧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C3H8在不足量的氧气里燃烧,生成CO、CO2、H2O(g),将所有的产物通入一个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可逆反应:CO(g) +H2O(g)  CO2(g) +H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温度/℃

400

500

800

平衡常数K

9.94

9

1

保持温度为800℃,在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照下表数据进行投料,充分反应直至达到平衡。

 

H2O

CO

CO2

H2

甲 (质量/g)

1.8

8.4

a

1

乙 (质量/g)

1.8

2.8

0

0

①起始时,要使甲容器中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a的取值范围是         ;达到平衡时,乙容器中CO的转化率为         。

②下图表示上述甲容器中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一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则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答两个要点即可)。

 

(3)CO2可用NaOH溶液吸收得到Na2CO3或NaHCO3。

① 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② 已知25℃时,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1 = 4.4×10-7 mol/L、K2 = 4.7×10-11 mol/L,当Na2CO3溶液的pH为11时,溶液中c(HCO3-)∶c(CO32-) =          。

③ 0.1 mol/L Na2CO3溶液中c(OH-) -c(H+) =                       [用含c(HCO3-)、c(H2CO3)的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预测14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氯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氯水的漂白性增强

B、氯水中加入NaCl固体,对溶液的pH无影响

C、常温下,pH=2的氯水中:c(Cl-)+c(ClO-)+c(OH-)=0.01mol/L

D、向氯水中滴加少量NaHCO3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HCO3-=2CO2↑+Cl-+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预测13 题型:填空题

甲、乙、丙、丁、戊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丙处于同一主族,丙、丁、戊处于同一周期,戊的负一价阴离子与丙的阳离子差8个电子。甲、乙组成的常见气体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戊的单质与X反应能生成乙的单质,同时生成两种溶于水均呈酸性的化合物Y和Z,0.1mol/L的Y溶液pH>1;丁的单质既能与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生成盐L也能与Z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盐N;丙、戊可组成化合物M。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戊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2)写出由甲乙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物质的结构式          ,该物质与空气在碱性条件下可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反为             。

(3)戊的单质与X反应生成的Y和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写出少量Z的稀溶液滴入过量L的稀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按如图电解M的饱和溶液:

 

写出该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         。将充分电解后所得溶液逐滴加入到酚酞试液中,观察到得现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预测11 题型:实验题

亚硝酸钠广泛用于印染、漂白等行业,在建筑行业用作防冻剂,在食品工业作防腐剂和增色剂,它是一种潜在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对人产生危害,由于亚硝酸钠有咸味,外观与NaCl相似,曾多次发生被当食盐误食的事件。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查阅资料:

①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②NO2-能被很多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如在酸性溶液中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

③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④HNO2在酸性溶液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I-氧化成I2。

⑤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白色化合物。

(1)写出C中制备亚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2)D装置的作用是              。

(3)经检验C产物中亚硝酸钠含量较少。甲同学认为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为排除干扰甲同学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________(写名称)。

(4)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Fe2+                                           

D亚硝酸盐被还原

(5)能用来鉴别NaNO2和NaCl的方法是         

A 测溶液pH法

B.加酸法

C.AgNO3和HNO3两种试剂法  

D.加KI淀粉(酸性)法

E.以上四种方法都可

(6)某同学把溴水加到NaNO2溶液观察到溴水褪色,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