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加入足量水,形成悬浊液,一段时间后,加入过量盐酸,浑浊部分消失且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的是( )
A.Ba(NO3)2和Na2SO3 B.BaCO3和Na2SO4
C.BaCl2和Na2SO4 D.Ca(HCO3)2和Ca(OH)2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
D.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缩聚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一定量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50mL 1mol/L硫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标准状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为
A.11.2g B.5.6g C.2.8g 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弄清楚喷泉实验的原理后,有了一个创新的想法,如果改换一下烧瓶内的气体,以及胶头滴管和烧杯内的液体,也应该可以做喷泉实验。他用课本上所用的装置实际做了一下,果真得到了美丽的喷泉。下列组合中不可能是该同学设计的组合的是( )
A.氯化氢和水 B.氧气和水 C.二氧化碳和NaOH溶液 D.氯气和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氨水中通入过量CO2:2NH3·H2O +CO2==== 2NH4++CO32-+H2O
B.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3Fe + 8H++2 NO3-==== 3Fe2++ 2NO↑ + 4H2O
C.钠与水反应 Na+2H2O==== Na+ +2OH-+H2 ↑
D.Ca(ClO)2 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ClO-+SO2+H2O==== HClO+H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
B.
t/℃ | 25 | 50 | 100 |
KW/10-14 | 1.01 | 5.47 | 55.0 |
C.
D.
c(氨水)/(mol·L-1) | 0.1 | 0.01 |
pH | 11.1 | 10.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甲、乙两个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体积均为0.25 L,在相同温度下均发生可逆反应:X2(g)+3Y2(g)2XY3(g) ΔH=-92.6 kJ·mol-1。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容器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 平衡时体系 能量的变化 | ||
X2 |
| XY3 | ||
甲 | 1 | 3 | 0 | 放出热量:23.15 kJ |
乙 | 0.9 | 2.7 | 0.2 | 放出热量:Q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容器甲体积为0.5 L,则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小于23.15 kJ
B.容器乙中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23.15 kJ
C.容器甲、乙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D.平衡时,两个容器中XY3的体积分数均为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下,将一定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加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溶液稀释前的浓度相同
B.a、b、c三点溶液的pH由大到小顺序为a>b>c
C.a点的KW值和b点的KW相等
D.a点水电离的c(H+)大于c点水电离的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醛在医药、染料、香料等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验室通过下图所示的流程由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醛,试回答下列问题。
(1)Mn2O3氧化甲苯的反应需要不断搅拌,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苯经氧化后得到的混合物通过结晶、过滤进行分离,该过程中需将混合物冷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分离甲苯和苯甲醛采用的操作Ⅰ是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