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各组排列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Na+>Mg2+>Al3+>F-
B.热稳定性:HCl>H2S>PH3>AsH3
C.酸性强弱:Al(OH)3<H2SiO3<H2CO3<H2SO4
D.碱性强弱:KOH>NaOH>Mg(OH)2>Al(OH)3

分析 A.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
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
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D.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碱性越强.

解答 解:A.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F->Na+>Mg2+>Al3+,故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HCl>H2S>PH3>AsH3,故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酸性强弱:Al(OH)3<H2SiO3<H2CO3<H2SO4,故C正确;
D.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碱性越强,则碱性强弱:KOH>NaOH>Mg(OH)2>Al(OH)3,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和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已知:实验室常用无水乙醇(CH3CH2OH)制备乙烯,制备原理为: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无水乙醇性质如表:
物质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化学性质
无水乙醇-114.178.3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易挥发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甲、乙同学用下列实验装置制备乙烯并验证其性质.(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 作现 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至170℃I: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
II: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实验完毕,清洗烧瓶III: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
(1)写出乙烯的1个用途:制塑料,对应方程式为(注明反应类型),加聚反应.
(2)A中烧瓶内溶液“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3)分析使B中溶液褪色的物质,甲认为是C2H4使B中溶液褪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类型)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应.
(4)乙根据反应原理及现象I和III综合分析,认为产物中除乙烯外还混有乙醇、H2O、CO2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你认为这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X是SO2(填化学式).
为验证气体X的存在,并证实是C2H4使B中溶液褪色,乙设计如下装置,与A连接:
设  计现  象
与A连接的装置如下:
C中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F中溶液褪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D中盛放的试剂是NaOH(填化学式),不能盛放酸性KMnO4溶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5C2H4+4MnO4-+12H+→10CO2↑+4Mn2++1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元素A的一种原子无中子,元素B和C都有2个电子层,它们能生成无色无嗅的气体BC2,元素D有三个电子层,它和元素C属于同一主族,D和C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C2;元素E的阳离子E+的电子层结构与Ne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试回答:
(1)它们的元素名称是:A氢B碳C氧D硫E钠.
(2)A与B的化合物以共价键结合,写出BA4的电子式
C和E的化合物以离子(或离子、共价)键结合,写出E2C的电子式
(3)A、B、C、E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写元素符号)Na>S>C>O>H;
(4)写出A和C的化合物(A2C)与C和E的化合物(E2C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法国化学家V.Grignard,所发明的Grignard试剂(卤代烃基镁)广泛运用于有机合成.Grignard试剂的合成方法是:RX+Mg$\stackrel{乙醚}{→}$RMgX(Grignard试剂).生成的卤代烃基镁与具有羰基结构的化合物(醛、酮等)发生反应,再水解就能合成各种指定结构的醇:

现以2-丁烯和必要的无机物为原料合成3,4-二甲基-3-己醇,进而合成一种分子式为C10H16O4的具有六元环的物质J,合成线路如下,H的一氯代物只有3种.

请按要求填空:
(1)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羰基;F的结构简式是
(2)C+D→E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F→G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有机物请用结构简式表示):
A→BCH3CH2CHBrCH3+NaOH$→_{△}^{水}$CH3CH2CH(OH)CH3+NaBr,
I→J
(4)化合物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stackrel{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写出下列基团的名称:
─CH2CH3
或─C2H5
─OH─CHO─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已知A、B、C、D、E是短周期的5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零;C、D、E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可以两两反应;A与C同主族;B与E同主族;E的单质为黄色晶体,易溶于二硫化碳.
(1)请写出B、D元素的名称:B氧,D铝.
(2)画出C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3)写出D的单质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2OH-+2H2O═AlO2-+3H2↑.
(4)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
(5)A、E形成化合物的结构式为H-S-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
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D;
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CuSO4溶液中,C极质量增加;
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CuSO4溶液中,Cu2+移向D极被还原.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B>D>CB.A>C>D>BC.C>A>B>DD.B>D>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钛呈银白色,因它坚硬、强度大、耐热、密度小,被称为高技术金属.目前生产钛采用氯化法,即将金红石或钛铁矿与焦炭混合,通入氯气并加热制得TiCl4
2FeTiO3+7Cl2+6C$\frac{\underline{\;1173K\;}}{\;}$2TiCl4+2FeCl3+6CO;  TiO2+2Cl2+2C$\frac{\underline{\;1173K\;}}{\;}$TiCl4+2CO
将TiCl4蒸馏并提纯,在氩气保护下与镁共热得到钛:TiCl4+2Mg$\frac{\underline{\;1220~1420K\;}}{\;}$Ti+2MgCl2
MgCl2和过量Mg用稀盐酸溶解后得海绵状钛,再在真空熔化铸成钛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24s2
(2)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为CN-(或NO+、C22-)(填化学式).
(3)在CH2Cl2、C6H6、CO2、C2H4中,碳原子采取sp1杂化的分子有CO2
(4)TiCl4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在水或潮湿空气中易水解而冒白烟.则TiCl4属于分子(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晶体.
(5)与钛同周期的另一种元素钴(Co)可形成分子式均为Co(NH35BrSO4的两种配合物,其中一种化学式为[Co(NH35Br]SO4,往其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时,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往另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明显现象,若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淡黄色沉淀,则第二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o(NH35SO4]Br.
(6)在自然界中TiO2有金红石、板钛矿、锐钛矿三种晶型,其中金红石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则其中Ti4+的配位数为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甲烷和甲醇可以做燃料电池(如图1),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燃料电池(简称DMFC)由于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可作为常规能源的替代品而越来越受到关注.DMFC工作原理如上图所示:通入b气体的电极是原电池的正极(填“正”或“负”).通入a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
(2)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实验,如图2所示U形管中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80ml.闭合K后,若每个电池甲烷用量均为0.224L(标况),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7.72×103C(保留两位小数,已知法拉第常数F=9.65×104C/mol),若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电解后溶液混合均匀,电解后U形管中溶液的pH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