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干燥粉未可能由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未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放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相同条件下测定).若将原混合粉未在空气中用酒清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未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粉末中一定有
B.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C.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D.无法肯定粉末中是否含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装置 | A(试管+粉末) | B | C |
反应前 | 50.0g | 70.0g | 540.0g |
反应后 | 45.0g | 74.5g | 540.0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021
某干燥粉未可能由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未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放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相同条件下测定).若将原混合粉未在空气中用酒清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未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粉末中一定有
B.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C.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D.无法肯定粉末中是否含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届辽宁朝阳柳城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9分)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
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 ,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 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实验所用仪器:a 蒸发皿 b 石棉网 c 泥三角
d 表面皿 e 坩埚钳 f 试管夹
(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
a 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 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 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 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3)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 、冷却结晶、 、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在无机化工及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课外研究小组的同学用粗铜粉(含有碳等杂质)设计了两种制备胆矾的途径,并测定了其中结晶水的含量。设计的流程如下:
(1)“较纯铜”转化为氧化铜时,应将其置于 内进行灼烧(填写仪器名称)。“粗铜”表面的油脂可以用热碱溶液洗去,原因是 。若灼烧“粗铜”,获得的产物是混有少量铜的氧化铜。存在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 。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2)通过途径I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是: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 、冷却结晶、 、自然干燥。比较由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的两种途径,途径Ⅰ有明显的两个优点:
① 。
② 。
(3)测定胆矾晶体里结晶水的含量时,若测定的相对误差大于零,则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加热后容器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b.最后两次加热后的质量相差较大
c.加热前称量时容器未完全干燥
d.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溅失
(4)利用下图装置加热无水硫酸铜粉末直至完全分解,A的试管中剩余黑色粉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D,发现木条能复燃。反应前后各装置的质量见图下方的表格所示。
请通过计算,推断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