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羊毛、棉花、淀粉都是自然界存在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生物炼铜的原理是利用某些具有特殊本领的细菌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铜单质
C.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霾的形成与PM2.5有直接关系
D.一些有机溶剂(如乙醚、乙醇、苯、丙酮等)沸点低且极易被引燃,加热时最好用水浴加热

分析 A.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B.微生物法是采用某些细菌能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硫化铜矿石;
C.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
D.沸点低加热易燃烧,水浴加热的温度较低.

解答 解:A.蛋白质、棉花、淀粉都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把不溶性的硫化铜氧化,硫从负二价被氧化成正六价,故最后转化成可溶的硫酸铜,故B错误;
C.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等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形成的,这些污染物称为PM2.5,故C正确;
D.水浴加热的温度较低,则一些有机溶剂(如乙醚、乙醇、苯、丙酮等)沸点低极易被引燃,加热时最好用水浴加热,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相关的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黄色的WO3粉末测定W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A中的试剂是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B锌粒、D浓硫酸;
(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检查气密性,(填写操作)
(3)“加热反应管E”和“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先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检验H2的纯度
(4)写出反应过程中反应管E中的化学方程式:3H2+WO3$\frac{\underline{\;\;△\;\;}}{\;}$3H2O+W,
(5)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
①空E管的质量a; ②E管和WO3的总质量b;③反应后E管和W粉的总质量c(冷却到室温称量);④反应前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d;⑤反应后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e
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W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两个不同计算式(除W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
计算式1:Ar(W)=$\frac{48(c-a)}{b-c}$;计算式2:Ar(W)=$\frac{54(c-a)}{e-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碳酸亚铁(FeCO3)是菱铁矿的主要成分,将其隔绝空气加热到200℃开始分解为FeO和CO2,若将其在空气中高温煅烧则生成Fe2O3

(1)已知25℃,101kPa时:
①C(s)+O2(g)=CO2(g)△H=-393kJ•mol-1
②铁及其化合物反应的焓变示意图如图1:
请写出FeCO3在空气中煅烧生成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4FeCO3(s)+O2(g)=2Fe2O3(s)+4CO2(g)△H=-260kJ•mol-1
(2)据报道,一定条件下Fe2O3可被甲烷还原为“纳米级”的金属铁.其反应为:Fe2O3(s)+3CH4(g)═2Fe(s)+3CO(g)+6H2(g)△H
①反应在3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2min后达到平衡,测得Fe2O3在反应中质量减少4.8g,则该段时间内用H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1•min-1
②将一定量的Fe2O3(s)和3CH4(g)置于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C.
A.CO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铁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D. v(CO)=2v(H2
③在容积均为VL的Ⅰ、Ⅱ、Ⅲ三个相同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纳米级”的金属铁,然后分别充入a molCO和2amol 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 min时CO的体积分数如图2所示,此时Ⅰ、Ⅱ、Ⅲ三个容器中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III;上述反应的△H大于0(填“大于”或“小于”).
④甲烷经重整催化作用提供反应气的燃料电池如图3(以熔融Li2CO3和K2CO3为电解质).则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以此电池为电源电解精炼铜,当有0.1mol e-转移时,有<3.2g铜溶解(填“>”、
“<”或“=”).
(3)Fe2O3用CO还原焙烧的过程中,反应物、生成物和温度之 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若在800℃,混合气体中CO2体积分数为40%的条件下,Fe2O3用CO还原焙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CO$\frac{\underline{\;800℃\;}}{\;}$2FeO+CO2
(4)Fe2O3还可以用来制备FeCl3,通过控制条件FeCl3可生成聚合物,其离子方程式为:x Fe3++y H2O═Fex(OH)y(3x-y)++y H+下列措施不能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是B(填序号)
A.加水稀释   B.加入少量铁粉     C.升温     D.加入少量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H2O和CS2分子中的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
(1)上述四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S>C>H.
(2)上述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两种元素都小的元素是:O、S.
(3)CS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1:1.
(4)用“大于”、“小于”或“等于”回答本问题:
①CS2在其晶体中的配位数大于H2O在其晶体中的配位数
②硫氰酸(H-S-C≡N)的熔点小于异硫氰酸(H-N=C=S)的熔点
(5)已知TiCl4熔点为37℃,沸点为136℃,熔融态不导电,可知TiCl4为分子晶体.
(6)六方氮化硼(BN)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晶胞内的四个原子(如白球所示)所形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②硼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③晶胞边长为a nm则其密度为$\frac{1×1{0}^{23}}{{N}_{A}×{a}^{3}}$g•cm-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常温下,向1L0.1mol•L-1NH4Cl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NaOH后,NH4+与NH3•H2O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不考虑体积变化和氨的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大
B.在M点时,n(OH-)-n(H+)=(a-0.05)mol
C.随着NaOH的加入,$\frac{c({H}^{+})}{c(N{H}_{4}^{+})}$不断增大
D.当n(NaOH)=0.05mol时溶液中有:c(Cl-)>c(Na+)>c(NH4+)>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CuCl 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工业上,由孔雀石(主要成分Cu(OH)2•CuCO3,含FeS、FeO 和SiO2杂质)制备CuCl 的某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O2 将溶液1 中Fe2+氧化为Fe3+,再通过控制pH 转化为Fe(OH)3除去
B.CO32-作用是控制溶液pH,促使CuCl 沉淀的生成
C.SO32-将溶液3 中的Cu2+还原,反应得到CuCl
D.若改变试剂加入顺序,将溶液3缓慢加入到含大量$\frac{S{O}_{3}^{2-}}{C{O}_{3}^{2-}}$的溶液中,同样可制取Cu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反应SiO2+4HF═SiF4+2H2O,可知SiO2是碱性氧化物
B.由酸性溶液中MnO4-可以氧化Cl-,可知酸性溶液中MnO4-也能氧化Br-
C.由反应CuSO4+H2S═CuS+H2SO4,可知酸性H2S>H2S04
D.由常温下金属钠、铝可溶于NaOH溶液,可知金属镁也能溶于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废旧电池必须集中回收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汽车尾气作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包括CO、NOx、碳氢化合物和固体悬浮颗粒等.对汽车尾气的治理使环境工作者面临了巨大的挑战.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g)═2N2(g)+CO2(g)+2H2O(g)△H=-1 160kJ•mol-1
②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则由CH4将NO2完成还原成N2,生成CO2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1
(2)NOx也可被NaOH溶液吸收而生成NaNO3、NaNO2,已知某温度下,HNO2的电离常数Ka=9.7×10-4mol•L-1
NO2-的水解常数为Kh=8.0×10-10mol•L-1,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a×Kh(用含Ka、Kh的代数式表示),此时溶液的温度>25℃(“>”、“<”、“=”).
(3)化工上利用CO合成甲醇,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90.8KJ•mol-1.不同温度下,CO的平衡转化率如图1所示:图中T1、T2、T3的高低顺序是T1<T2<T3,理由是该反应为放热,温度越高,反应物的转化率越低.


(4)化工上还可以利用CH3OH生成CH3OCH3.在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
容器编号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
CH3OHCH3OCH3H2O
3870.200.0800.080
2070.200.0900.090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填“吸热”、“放热”),若起始是向容器Ⅰ中充入CH3OH0.15mol、CH3OCH30.15mol和H2O0.10mol,则反应将向正方向进行(填“正”、“逆”).
(5)CH3OH燃料电池在便携式通讯设备、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已知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CH3OH+3O2=2CO2+4H2O,电池工作时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质子穿过交换膜移向N电极区(填“M”、“N”),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