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C(s)+$\frac{1}{2}$O2(g)=CO(g)△H=-110.5kJ•mol-1,②Mg(g)+$\frac{1}{2}$O2(g)=MgO(s)△H=-732.7kJ•mol-1,依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制备镁的反应为:MgO(s)+C(s)=Mg(g)+CO(g),据此计算;
(2)①分析图谱中温度不同的谱线结合E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知,E为氧化镁;“一段脱水”的目的是制备MgCl2•2H2O,温度不高于180℃的目的是因为温度过高会生成MgOHCl或MgO;
②依据生成的MgOHCl与阴极产生的Mg反应生成MgO,氯化镁和氢气,依据原子守恒分析书写;
(3)依据2.14g Mg2Ni在一定条件下能吸收0.896L H2(标准状况下)生成X的定量关系结合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分析得到化学式;
(4)依据“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装置图中的电极反应和微粒变化写出原电池的电极反应;
解答 解:(1)①C(s)+$\frac{1}{2}$O2(g)=CO(g)△H=-110.5kJ•mol-1,②Mg(g)+$\frac{1}{2}$O2(g)=MgO(s)△H=-732.7kJ•mol-1,依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制备镁的反应为:MgO(s)+C(s)=Mg(g)+CO(g),该反应的△H=+622.2KJ/mol,
故答案为:+622.2KJ/mol;
(2)①分析图谱中温度不同的谱线结合E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知,MgO中镁元素质量分数=$\frac{24}{24+16}$×100%=60%,判断E为氧化镁;“一段脱水”的目的是制备MgCl2•2H2O,温度不高于180℃的目的是因为温度过高会生成MgOHCl或MgO,
故答案为:MgO;若温度太高,MgCl2转化为MgOHCl或MgO;
②生成的MgOHCl与阴极产生的Mg反应生成MgO,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HCl+Mg=2MgO+MgCl2+H2↑,
故答案为:2MgOHCl+Mg=2MgO+MgCl2+H2↑;
(3)依据2.14g Mg2Ni在一定条件下能吸收0.896L H2(标准状况下)生成X的定量关系结合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分析得到化学式,2.14g Mg2Ni物质的量=$\frac{2.14g}{107g/mol}$=0.02mol,吸收的氢气物质的量=$\frac{0.896L}{22.4L/mol}$=0.04mol,Mg2Ni和氢气物质的量=1:2,得到X的化学式为Mg2NiH4,
故答案为:Mg2NiH4;
(4)“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装置图中的电极反应和微粒变化分析,该电池反应的负极是镁失去电子生成氢氧化镁,电极反应式为Mg-2e-+2OH-=Mg(OH)2↓,负极是得到电子生成氯离子,电极反应式为ClO-+H2O+2e-=Cl-+2OH-,
故答案为:Mg-2e-+2OH-=Mg(OH)2↓;ClO-+H2O+2e-=Cl-+2OH-.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物质制备实验的分析判断,原电池原理和电极原理的分析应用,图象分析能力,掌握基础知识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PCl3 | -112 | 75.5 |
POCl3 | 2 | 105.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温度 | 250℃ | 300℃ | 350℃ |
K | 2.041 | 0.270 | 0.012 |
容器 | 甲 | 乙 | 丙 | |
反应物投入量 | 1molCO、2molH2 | 1molCH3OH | 2molCH3OH | |
平 衡 时 数 据 | CH3OH的浓度(mol/L) | c1 | c2 | c3 |
反应的能量变化 | a kJ | b kJ | c kJ | |
体系压强(Pa) | p1 | p2 | p3 | |
反应物转化率 | α1 | α2 | α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用铜和浓硝酸制取少量NO2 | B. | ②比较S、C、Si的非金属性 | ||
C. | ③验证HCl溶解性 | D. | ④用于吸收NH3尾气,并防止倒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