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下:2I-+2Fe3+?2Fe2++I2(水溶液)
(1)在一定温度下,测得2min内生成I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mol/L,则用Fe3+表示该反应在这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为0.02mol•L-1•min-1
(2)假设c(I-)由0.1mol/L降到0.07mol/L需15s,那么c(I-)由0.07mol/L降到0.05mol/L,所需反应的时间为大于10s(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上述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I-、Fe3+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为:ν=k{c(I-)}m{c(Fe3+)}n(k为常数)
C(I-)/(mol•L-1C(Fe3+)/(mol•L-1ν/(mol•(L•s)-1
0.200.800.032k
0.600.400.144k
0.800.200.128k
通过上表所给的数据计算,得知:ν=k{c(I-)}m{c(Fe3+)}n中,m、n的值为C(选填A、B、C、D)
A.m=1,n=1        B.m=1,n=2        C.m=2,n=1         D.m=2,n=2
(4)I-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e3+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分析 (1)反应速率v=$\frac{△c}{△t}$,先计算I2速率,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计算得到Fe3+表示的反应速率;
(2)若c(HI)由0.1mol/L 降到0.07mol/L时,需要15s,即减少0.03mol/L需要15s;c(HI)由0.07mol/L 降到0.05mol/L时,浓度减少0.02mol/L,当速率与浓度变化成正比时,需要10s,但浓度越小,化学反应速率越小,需要的时间就长,以此来解答;
(3)将表中的三组数据代入公式v=k[c(I-)]m•[c(Fe3+)]n得m和n的值;
(4)依据(3)计算得到数值判断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小.

解答 解:(1)测得2min内生成I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mol/L,v(I2)=$\frac{0.02mol/L}{2min}$=0.01mol/L•min,则用Fe3+表示该反应在这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Fe3+)=2v(I2)=0.02 mol•L-1•min-1
故答案为:0.02 mol•L-1•min-1
(2)若c(HI)由0.1mol/L 降到0.07mol/L时,需要15s,即减少0.03mol/L需要15s;
c(HI)由0.07mol/L 降到0.05mol/L时,浓度减少0.02mol/L,
当速率与浓度变化成正比时,需要$\frac{0.02mol/L}{0.03mol/L}$×15s=10s,
但浓度越小,化学反应速率越小,需要的时间就长,
所以需要时间大于10s,
故答案为:大于;
(3)将表中的三组数据代入公式v=k[c(I-)]m•[c(Fe3+)]n
得0.20m×0.80n=0.032K,
0.60m×0.40n=0.144K,
0.80m×0.20n=0.128K,
解之得:m=2,n=1,
故答案为:C;    
(4)上述计算和速率方程可知,I-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I-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Fe3+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故答案为:大于.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了化学平衡常数、反应速率概念的计算,注意对表格中数据的处理,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反应能使有机物官能团数目增加的是(  )
A.乙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B.苯发生硝化反应
C.乙烯合成聚乙烯D.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水体中部分含氮有机物循环如图1所示.
(1)图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⑤(填序号).
(2)图中①②的转化是在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作用下进行的,已知:
2NH4+(aq)+3O2═2NO2-(aq)+4H+(aq)+2H2O(l)△H1=-556.8kj/mol
2NO2-(aq)+O2(g)=2NO3-(aq);△H2=-145.2KJ•mol-1
则反应NH4+(aq)+2O2(g)=NO3-(aq)+2H+(aq)+H2O(1);
△H3=-351KJ•mol-1
(3)某科研机构研究通过化学反硝化的方法除脱水体中过量的NO3-,他们在图示的三颈烧瓶中(装置如图2)中,加入NO3-起始浓度为45mg•L-1的水样、自制的纳米铁粉,起始时pH=2.5,控制水浴温度为25℃、搅拌速率为500转/分,实验中每间隔一定时间从取样口检测水体中NO3-、NO2-及pH(NH4+、N2未检测)的相关数据(如图3).
①实验室可通过反应Fe(H2O)62++2BH4-=Fe↓+2H3BO3+7H2↑制备纳米铁粉,每生成1molFe转移电子总的物质的量为8mol.
②向三颈烧瓶中通入N2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铁粉被氧气氧化干扰测定结果.
③开始反应0~20min,pH快速升高到约6.2,原因之一是NO3-还原为NH4+及少量在20~250min时,加入缓冲溶液维持pH6.2左右,NO3-主要还原为NH4+,Fe转化为Fe(OH)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NO3-+5H2O+2H+=4Fe(OH)2+NH4+
(4)一种可以降低水体中NO3-含量的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食盐后用特殊电极进行电解反硝化脱除,原理可用图4简要说明.
①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3-+6H2O+8e-=NH3+9OH-
②溶液中逸出N2的离子方程式为2NH3+3ClO-=N2+3Cl-+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草酸(H2C2O4)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实验1】甲同学用8.00mL 0.001mol/L KMnO4溶液与5.00mL 0.01mol/LH2C2O4溶液反应,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的条件如下:
组别KMnO4溶液
/ml
H2C2O4溶液
/ml
10%硫酸体积/mL温度/℃其他物质
8.005.003.0020 
8.005.003.0030 
8.005.001.00202.00 mL
蒸馏水
(1)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用实验Ⅰ和Ⅱ作对比(用Ⅰ~Ⅲ表示).
(2)对比实验Ⅰ和Ⅲ,可以研究c(H+)(或硫酸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Ⅲ中加入2.00mL蒸馏水的目的是确保实验中c(KMnO4)、c(H2C2O4)不变和总体积不变,可使Ⅰ和Ⅲ中硫酸浓度不同.
【实验2】乙同学在研究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影响因素时发现,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后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1)针对上述现象,乙同学认为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催化剂的影响.
(2)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D(填字母).A.硫酸钾      B.水     C.二氧化锰     D.硫酸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从0~3分钟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氮的化合物在无机化工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2)氮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晶体,它由两种离子构成.已知其阴离子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则其阳离子的构型为直线形.
(3)某氮铝化合物X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广泛用于陶瓷工业等领域.工业上用氮气、氧化铝和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O和X(X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工业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N2+3C=2AlN+3CO
(4)X晶体中包含的化学键类型为BC(填字母标号).
A.离子键B.共价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5)若X的密度为ρ g/cm3,则晶体中最近的两个Al原子的距离为$\frac{\sqrt{2}}{2}$•$\root{3}{\frac{164}{ρ•N{\;}_{A}}}$cm (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不必化简).
(6)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1mol NH4BF4含有2mol配位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
B.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稀有气体除外)发生周期性变化
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
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Y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6;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  )
A.KClB.NaFC.Na2OD.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氮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单质用途之一是制取氨气,反应方程式为:
N2(g)+3H2(g)?2NH3(g);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第二周期VA族,N2的结构式为N≡N
(2)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反应开始时,各物质的量分别为:
n(N2)=2mol,n(H2)=4mol,2min后n(H2)=1mol.
v表示反应速率,下列正确的是ABD
A.2min末时n(NH3)=2.0mol             
B. v(N2)=0.25mol•L-1•min-1
C.v(NH3)=1.0mol•L-1•min-1
D.2min末时N2的浓度为0.5mol•L-1
(3)在350℃、30MPa下合成氨气时,n(NH3)和n(H2)(n表示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AD.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
D.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加入适当催化剂可以使该反应加快
(4)氮可以形成多种离子和分子,如N3-、NH2-、N2H4、N2H5+、N2H62+等,已知N2H5+、N2H62+是中性分子N2H4结合质子生成的,有与NH4+相似的性质.
①写出N2H5+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2H5++OH-=N2H4•H2O或N2H5++OH-=N2H4+H2O.
②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两者反应生成两种不污染环境的物质.写出N2H4电子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H2O2=N2↑+4H2O.
③写出与N3-电子数相等的一种分子的分子式CO2或N2O或Be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