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可使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 | |
B. | 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可使用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 | |
C. | 实验室制氨气,如图丙所示 | |
D. | 分离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 |
分析 A.该装置无法收集碘单质;
B.碳酸钠溶液与乙酸乙酯分层,可通过分液操作分离;
C.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D.互不相溶的液体可用分液漏斗分离.
解答 解:A.I2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升华,无法收集装置,故A错误;
B.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互不相溶,通常使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
C.制取氨气为固固加热装置,氨气密度较小,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图示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
D.乙醇和乙酸互相溶解,不能使用分液法分离,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涉及物质分离与提纯、气体制备及收集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NaOH+H2SO4═Na2SO4+2H2O | B. | Ba(OH)2+2HCl═BaCl2+2H2O | ||
C. | Cu(OH)2+2HNO3═Cu(NO3)2+2H2O | D. | NaHSO4+NaOH═Na2SO4+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钠投入到BaCl2溶液中:2Na+2H2O═2Na++2OH-+H2↑ | |
B. | 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2AlO2-+H2↑ | |
C. | 铁粉投入到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 |
D. | 铜片投入到AgNO3溶液中:Cu+Ag+═Ag+Cu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红、白、黑 | B. | 红、蓝、黑 | C. | 红、黑、红 | D. | 红、红、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
B. | NH3是氧化剂 | |
C. | H-、NH3的总能量与H2、NH2-的总能量之差为该反应的活化能 | |
D. | 若反应中有1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g 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