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标准状况下,将a L H2和Cl2的混合气体点燃,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气体通入含b mol NaOH的热溶液中,气体恰好被完全吸收,NaOH无剩余,测得反应后溶液中含Cl-、ClO-、ClO,且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8:1:1,则原混合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为($\frac{a}{22.4}$-$\frac{b}{2}$)mol.

分析 将混合气体通入含bmolNaOH的热溶液中,气体恰好被完全吸收,NaOH无剩余,测得反应后溶液中含Cl-、ClO-、ClO-3,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n(Na+)=n(Cl-)+n(ClO-)+n(ClO-3),根据氯元素守恒,计算标准状况下aLH2和Cl2的混合气体中氯气的物质的量,aLH2和Cl2的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减去氯气的物质的量即为氢气的物质的量.

解答 解:混合气体通入含bmolNaOH的热溶液中,气体恰好被完全吸收,NaOH无剩余,测得反应后溶液中含Cl-、ClO-、ClO-3,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n(Na+)=n(Cl-)+n(ClO-)+n(ClO-3),
根据氯元素守恒可知,aLH2和Cl2的混合气体中n(Cl2)=$\frac{1}{2}$[n(Cl-)+n(ClO-)+n(ClO-3)]=$\frac{1}{2}$n(Na+)=$\frac{1}{2}$bmol,
所以aLH2和Cl2的混合气体中n(H2)=($\frac{a}{22.4}$-$\frac{b}{2}$)mol,
故答案为:($\frac{a}{22.4}$-$\frac{b}{2}$)mol.

点评 本题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判断溶液中n(Na+)=n(Cl-)+n(ClO-)+n(ClO-3)是解题关键,注意明确守恒思想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去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为防止灾后疫病使用了大量的各种消毒液,如NaClO溶液,某学习小组对消毒液次氯酸钠(NaClO)的制备与性质进行研究.
(一)甲同学用石墨作电极和饱和氯化钠水设计如图的制作消毒液(NaClO溶液)的发生器,通电时,电解饱和氯化钠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为使生成的Cl2被完全吸收,则电源的a极为负极(填“正”、“负”),溶液中生成NaClO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二)乙同学从某超市查询到某品牌消毒液包装说明的部分内容:
主要有效成份为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8000-10000mg/L.可用于各类家居用品、餐具、棉织衣物等的消毒,对彩色织物可能有褪色作用.本品须密封,置阴凉暗处保存.
(1)室温时,他测得该消毒液(NaClO)的pH>7,其原因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lO-+H2O?HClO+OH-
(2)该消毒液还具有的化学性质有AD(填序号).
A.强氧化性   B.强还原性   C.不稳定性    D.漂白性
(3)从该消毒液的保存要求分析,导致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ClO+H2O+CO2═Na2CO3+2HClO、(2HClO$\frac{\underline{\;光\;}}{\;}$2HC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1)用实验方法探究钠、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2)列举化学事实说明Si、P、S的非金属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表中“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预期现象
A向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先有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B向AgCl浊液中滴入KI溶液,振荡白色浑浊逐渐转化为黑色沉淀
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CO2,再滴入少量品红溶液出现浑浊,滴入的品红变无色
D向BaCl2溶液中先通入SO2,再通入NO2先有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分析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有机物X是按此规律排布的第16项,X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12345678
CH4CH2OCH2O2CH4OC2H6C2H4OC2H4O2C2H6O
A.5种B.6种C.7种D.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明矾净水:Al3++3H2O═Al(OH)3↓+3H+
B.硫酸镁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O${\;}_{4}^{2-}$+Ba2+═BaSO4
C.磷酸二氢钙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3Ca2++2H2PO${\;}_{4}^{-}$+4OH-═Ca3(PO42↓+4H2O
D.氨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NH3•H2O+SO2═NH${\;}_{4}^{+}$+HSO${\;}_{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B.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变质
C.生产硝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气的利用率
D.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对下列物质:①H2SO4、②CaO、③NaOH、④熔融BaSO4、⑤盐酸、⑥SO2、⑦NH3•H2O、⑧C2H5OH、⑨Cu、⑩氯化钠溶液按要求分类(填写序号)
(1)电解质:①②③④⑦;
(2)强电解质:①②③④;
(3)能导电的:④⑤⑨⑩;
(4)纯净物且水溶液能导电:①②③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  )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H键断裂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