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可用于制取少量NH3或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Cl2 | |
B. | 可用于制取乙烯并检验乙烯 | |
C. | 可以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 |
D. | 先从①口进气集满CO2,再从②口进气,可用于收集NO |
分析 A.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Cl2,需要加热;
B.浓硫酸与乙醇加热至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C.温度、催化剂均影响反应速率;
D.长导管进入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短导管进入,可排出原瓶中气体.
解答 解:A.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Cl2,需要加热,图中缺少酒精灯,而图中装置可选浓氨水与碱石灰制备氨气,故A错误;
B.浓硫酸与乙醇加热至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图中缺少温度计不能制备乙烯,故B错误;
C.温度、催化剂均影响反应速率,则不能说明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故C错误;
D.长导管进入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短导管进入,可排出原瓶中气体,则先从①口进气集满CO2,再从②口进气,可用于收集NO,防止NO被氧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物质的制备实验、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实验操作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l2>Fe3+>HClO>Cu2+>Fe2+ | B. | Cl2>HClO>Fe3+>Cu2+>Fe2+ | ||
C. | HClO>Cl2>Fe3+>Cu2+>Fe2+ | D. | HClO>Fe3+>Cl2>Cu2+>Fe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等于0.9mol | B. | 等于0.45mol | C. | 小于0.45 mol | D. | 大于0.45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至pH等于7,前者消耗的盐酸多 | |
B. | 向NaHS 溶液中加入适量 KOH 后:c(Na+)═c(H2S)+c(HS-)+c(S2-) | |
C. | 将amol•L-1的醋酸与0.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醋酸的电离常数Ka=$\frac{2×1{0}^{-9}}{a-0.01}$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 |
D. | 向NH4Cl溶液中加入少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则$\frac{c(N{{H}_{4}}^{+})}{c(N{H}_{3}•{H}_{2}O)}$的值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加大量水稀释后溶液中$\frac{{c({H^+})}}{{c(C{H_3}CO{O^-})}}$不变 | |
B. | 向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加大量水稀释后溶液中$\frac{{c({H^+})}}{{c(C{H_3}CO{O^-})}}$变小 | |
C. | 向蒸馏水中加入Na2O,水的电离程度变小 | |
D. | 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①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 |
B. | 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g)的影响,且乙的压强大 | |
C. | 图③表示向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 | |
D. | 图④表示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合成氨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0.045mol•L-1•min-1,从11min起其它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H3溶于水后显碱性,在FeCl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可制取Fe(OH)3胶体 | |
B. |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用热的碳酸钠溶液可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 | |
C. | 氢氟酸具有强酸性,可用于雕刻玻璃 | |
D. |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可用铜罐代替铝罐贮运浓硝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久置的浓硝酸显黄色 | |
B. | 铜片放入硝酸中,溶液变蓝 | |
C. | 碳单质放入浓硝酸中产生大量红棕色的气体 | |
D. | 浓硝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min | 6min | 8min | 20min | |
3mol?L-1盐酸 | 少量 气泡 | 较多 气泡 | 大量气泡,出现灰色物质 | 气泡消失,溶液澄清透明 |
1.5mol?L-1 硫酸 | 无明显现象(无气泡) |
实验方案 | 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3mol•L-1盐酸 | / | 产生较多气泡 | / |
B | 3mol•L-1盐酸 | Na2SO4晶体少量 | 与A无明显差异 | 假设一:不成立. (填“成立”、“不成立”) |
C | 1.5mol•L-1硫酸 | NaCl晶体少量 | 与A无明显差异 | |
D | 3mol•L-1盐酸 | NaCl晶体少量 | 与A无明显差异 |
E | 1.5mol•L-1硫酸 | 无现象 | ||
F | 1.5mol•L-1硫酸 | 铝片用砂纸打磨 | 少量气泡后停止 | 假设二:成立. (填“成立”、“不成立”) |
G | 1.5mol•L-1硫酸 | 铝片用食盐水泡1天再取出清洗 | 少量气泡后停止 | |
H | 1.5mol•L-1硫酸 | 铝片插入Hg(NO3)2溶液再取出清洗 | 表面有较多气泡 | |
I | 1.5mol•L-1硫酸 | 铝片插入Cu(NO3)2溶液再取出清洗 | 无气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