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28 g氮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4 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1 mol O2分子的质量等于1 mol氧原子的质量
D.24 g O2分子和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3分)化学与材料密切相关,材料科学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开发都离不开化学。
①下列硅酸盐产品的生产原料中,不需要石灰石的是 ▲ (填字母)。
a.玻璃 b.水泥 c.陶瓷
②在快中子反应堆中得以广泛应用的钠钾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这个事实说明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的熔点 ▲ (填字母)。
a.高 b.低 c.可能高也可能低
③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填字母)。
a.聚苯乙烯 b.棉花 c.光导纤维
(2)(5分)新年伊始,全国许多城市启用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来评价空气质量,环境质量的好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①空气污染指数API表明了空气的质量。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 ▲ 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
②自来水厂常用漂白粉、液氯、二氧化氯、臭氧等作为消毒剂,杀灭水中的细菌。液氯注入水中后,能杀死水中细菌的物质是 ▲ (填化学式)。
③向燃煤中加入 ▲ 作脱硫剂,可大大减少SO2的排放及酸雨的发生。
硝酸型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尾气所致,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处理装置可以将汽车排放的两种有毒气体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7分)合理饮食和正确用药,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①合理食用加碘盐是防止缺碘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人体必需元素中,碘属于 ▲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人体如果缺碘可能会导致或引起的疾病是 ▲ (答一种即可)。
抗酸药可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是这类药物中含有的一种或几种化学物质,能与胃里过多的 ▲ (填物质名称)反应,从而缓解胃部的不适。
②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从化学成分看,纤维素属于 ▲ (填“糖类”、“蛋白质”或“油脂”)。“地沟油”流入餐桌严重威胁到人的健康,综合利用“地沟油”的一种方法是使其中的油脂水解以获取甘油和 ▲ (填物质名称)。
③亚硝酸钠(NaNO2)有很强的毒性,其外观似食盐、有咸味,误食会中毒,在酸性溶液中、微热时亚硝酸钠能产生NO和NO2气等。请写出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 + Cu2+ = Cu↓+ 2Na+
B.NaHCO3与少量的Ca(OH)2溶液反应:Ca2++2OH-+2HCO3- = CaCO3↓+2H2O+CO32-
C.用稀氢碘酸溶液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Fe2O3+6H+ =2Fe3+ +3H2O
D.10mL0.5mol/L的明矾溶液与20mL0.5mol/LBa(OH)2溶液混合反应:
3Ba2+ + 6OH- +2Al3+ +3SO42- = 3BaSO4↓+2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分子数目为N,质量是m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C)为一个12C的质量,试说明下列各式所表示的意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含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酸雨的主要成分是H2SO4,以下是形成途径之一:①NO2+SO2=NO+S03,②2NO+02=2NO2,③S03+H2O=H2S04,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NO2由反应生成
B.总反应可表示为
C.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D.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xA(g)+B(g)2C(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用下表和下图表示:
容器 | 甲 | 乙 |
|
容积 | 0.5L | 0.5L | 1.0L |
温度 | T1 | T2 | T2 |
反应物 起始量 | 0.5molA 1.5molB | 0.5molA 1.5molB | 2.0molA 6.0molB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8
B. 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前10min乙、丙两容器中v(A)乙>v(A)丙
D. C的质量m:m甲=m乙<2m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