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中提取Al2O3的两种方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Ⅱ中分离溶液和沉淀所采取的操作名称是过滤,该实验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
(2)方法甲中,固体A的化学式SiO2;固体A的应用光纤、饰品、制硅、制玻璃等
(3)方法乙加入烧碱后生成Si032-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
(4)简述检验滤液B中含Fe3+的方法取少量滤液,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
(5)方法乙制氧化铝的优点是所用的试剂较经济,缺点是氧化铝中会混入二氧化硅.

分析 由方法甲可知,铝土矿与盐酸反应得固体A为滤液B,则固体A为SiO2,滤液B含有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镁等,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可推知沉淀C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镁,滤液D含有偏铝酸钠、氯化钠、NaOH,所以向滤液D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碳酸氢钠,沉淀F为Al(OH)3,滤液E中含有NaCl、NaHCO3
根据方法乙可知,铝土矿中的Al2O3、SiO2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可知固体X为Fe2O3、MgO等,滤液Y为硅酸钠、偏铝酸钠,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沉淀Z为Al(OH)3、硅酸,滤液K中含有NaHCO3,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由方法甲可知,铝土矿与盐酸反应得固体A为滤液B,则固体A为SiO2,滤液B含有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镁等,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可推知沉淀C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镁,滤液D含有偏铝酸钠、氯化钠、NaOH,所以向滤液D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碳酸氢钠,沉淀F为Al(OH)3,滤液E中含有NaCl、NaHCO3
根据方法乙可知,铝土矿中的Al2O3、SiO2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可知固体X为Fe2O3、MgO等,滤液Y为硅酸钠、偏铝酸钠,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沉淀Z为Al(OH)3、硅酸,滤液K中含有NaHCO3
(1)Ⅰ、Ⅱ中分离溶液和沉淀所采取的操作名称是过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故答案为:过滤;漏斗、烧杯、玻璃棒;
(2)方法甲中,固体A为SiO2,常用作光纤、饰品、制硅、制玻璃等,
故答案为:SiO2;光纤、饰品、制硅、制玻璃等;
(3)方法乙中加入烧碱后,铝土矿中的SiO2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
故答案为:SiO2+2OH-═SiO32-+H2O;
(4)检验三价铁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滤液,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
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
(5)根据分析可知,沉淀Z为Al(OH)3、硅酸,最终得到的氧化铝中会混入二氧化硅,
故答案为:氧化铝中会混入二氧化硅.

点评 本题以氧化铝提取工艺流程为载体考查混合物分离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涉及无机物推断、元素化合物性质及相互转化、除杂的方法、离子方程式等,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不符合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烧碱和氯气B.以氯气和消石灰为原料生产漂粉精
C.从海水中提取单质溴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产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周期表是按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
B.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C.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D.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已知:A、B同周期,A、C处于同主族;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ⅢA族;B、D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Na2O、Na2O2
(2)元素B、C、D的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O2->Na+>Al3+(用离子符号回答)
(3)C、D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关系;NaOH>Al(OH)3(用化学式表示).
(4)B、C形成的化合物在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2O3+2NaOH═2NaAl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弱酸HCOOHHCN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25℃)
Ki=1.77×10-4Ki=4.9×10-10Ki1=4.3×10-7
Ki2=5.6×10-11
A.2HCOOH+CO32-═2HCOO-+H2O+CO2
B.2CN-+H2O+CO2═2HCN+CO32-
C.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D.HCOO-和CN-结合H+能力前者小于后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元素M的逐级电离能(kJ•mol-1)分别为580,1820,2750,11600.该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最可能是(  )
A.MOB.MO2C.MO3D.M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某温度时 NaHCO3溶液pH=8,则三种含碳元素粒子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③>①
①CO32-    ②HCO3-       ③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用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
选项①中物质②中物质预测②中的现象
A稀硫酸硝酸亚铁溶液无明显现象
B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
C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D草酸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逐渐褪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常温下,0.1mol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②lmol羟基(一OH)与17gNH3所含电子数分别为9NA和10NA
③将100mL 0.1mol•L-1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0.01NA
④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
⑤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转移NA个电子,阳极溶解32g铜.
A.①④B.②④C.②⑤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