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学家李比希最早提出关于有机化合物中元素定量分析方法:用CuO作氧化剂(在氧气流中)将有机物氧化,再对产物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有机物的实验式.现取m g某种氨基酸(CxHyOzNp)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CO2、H2O和N2.实验在如图装置中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先要通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排装置中的空气,以利准确测定出F中的氮气体积.
(2)装置图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用字母填空,下同)AD,操作时应先点燃D处的酒精灯.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xHyOzNp+(x+$\frac{y}{4}$-$\frac{z}{2}$)O2$\stackrel{点燃}{→}$xCO2+$\frac{y}{2}$H2O+$\frac{p}{2}$N2
(4)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氧气,保证最终收集的气体是氮气.
(5)读取N2的体积时,应注意:①量筒内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②视线与凹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6)实验中测得N2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有关数据有ABD.
A.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        B.生成水的质量
C.通入氧气的体积              D.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 利用氨基酸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CO2、H2O、N2,通过测定生成的CO2、H2O、N2的量确定实验式,H2O的质量根据B装置的增重得到,CO2的质量根据C装置的增重得到,N2的体积通过F测量.D装置除去为反应的氧气,
(1)装置内有空气,影响氮气体积的测定;
(2)氨基酸燃烧需要加热,用铜网除去未反应的氧气需要加热;根据装置AD的作用判断点燃的酒精灯先后顺序;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出CxHyOzNp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为保证氨基酸完全燃烧需要通入过量的氧气,过量的氧气影响氮气体积的测定;
(5)读取N2的体积时,应冷却至室温,使量取装置的集气瓶内氮气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一致,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6)通过实验式及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

解答 解:实验利用氨基酸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CO2、H2O、N2,通过测定生成的CO2、H2O、N2的量确定实验式,H2O的质量根据B装置的增重得到,CO2的质量根据C装置的增重得到,N2的体积通过F测量.D装置除去为反应的氧气,
(1)装置内有空气,影响氮气体积的测定,实验开始时,先要通一段时间的氧气,排装置中的空气,以利准确测定出F中的氮气体积,
故答案为:排装置中的空气,以利准确测定出F中的氮气体积;
(2)氨基酸燃烧需要加热,用铜网除去未反应的氧气需要加热,即装置A、D需要加热;为了避免氧气进入装置E,加热时应该先点燃D出的酒精灯,
故答案为:A、D;
(3)A装置中CxHyOzNp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xHyOzNp+(x+$\frac{y}{4}$-$\frac{z}{2}$)O2 $\stackrel{点燃}{→}$ xCO2+$\frac{y}{2}$H2O+$\frac{p}{2}$N2
故答案为:CxHyOzNp+(x+$\frac{y}{4}$-$\frac{z}{2}$)O2 $\stackrel{点燃}{→}$ xCO2+$\frac{y}{2}$H2O+$\frac{p}{2}$N2
(4)为保证氨基酸完全燃烧需要通入过量的氧气,过量的氧气影响氮气体积的测定,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生成氧化铜,保证最终收集的气体是氮气,
故答案为:吸收未反应的氧气,保证最终收集的气体是氮气;
(5)读取N2的体积时,应冷却至室温,量筒内液面与广口瓶中的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视线与凹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故答案为:量筒内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视线与凹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6)实验中测得N2的体积,还需要H2O、CO2的质量可以计算该氨基酸的实验式,通过实验式及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
故选:ABD.

点评 本题考查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对实验原理装置的理解、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理解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托盘天平左右两边分别放上等质量的足量的水和稀H2SO4,指针位于中心,向左烧杯中投入一定量的金属Na(2Na+2H2O═2NaOH+H2↑),右烧杯中投入一定量的金属Mg,充分反应后发现指针仍位于中心,则左盘和右盘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
A.1:2B.1:1C.2:1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B.实验室中,可以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取乙炔
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浓溴水后过滤
D.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放出H2的有机化合物有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要求填空:

周期
IAIIAIIIAIVAVAVIAVIIA0
2(1)(2)
3(3)(4)(5)(6)(7)(8)(9)
4(10)(11)(12)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名称(2)氟,(9)氩,(12)溴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K,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最不活泼的元素是Ar.(填元素符号)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KOH(填化学式),电子式:,所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共价键,熔化时克服作用力为:离子键.  
(4)在(2)与(8)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F2,写出(8)的单质与(3)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KOH=KCl+KClO+H2O.
(5)在元素(7)(8)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元素是Cl,请写出从三种角度比较两种元素的活动性的方法:氯气与硫氢化反应置换出硫,高氯酸的酸性比较硫酸的强,氯化氢比硫化氢更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以下是元素周期表如图1的一部分:

(1)表中区域名称s、p…确定的依据是根据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2)已知A原子的M层和N层的电子数分别比B原子的M层和N层的电子数少7个和4个,则A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34s2,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VIA族.
(3)上表中元素X的一种氢化物的晶体结构如图2所示,写出该化合物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uCl+3Cl2$\frac{\underline{\;点燃\;}}{\;}$2CuCl2+2HCl.除X外,第4周期中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还有钾、铬(写元素名称).
(4)在上表中画出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
①乙烯和水反应:CH2=CH2 +H2O$\stackrel{催化剂}{→}$CH3CH2OH,属于加成反应;
②由苯制取硝基苯:,属于取代反应;
③乙炔与氯化氢按物质的量比1:1反应CH≡CH+HCl$\stackrel{催化剂}{→}$CH2=CHCl,属于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分别以镁、铝、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当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镁铝铁的质量比为12:9:28.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氢氧化钠溶液应保存在细口瓶(填“广口瓶”或“细口瓶”)中,在点燃氢气前要验纯;用洒精灯加热时,用的是 (填“焰心”或“外焰”),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选用的试剂是:BaCl2 和(填化学式),从碘水中提取碘的方法是:萃取(填分液”、“蒸发”、“萃取”或“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将11.0g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投入500mL2.0mol/LH2SO4中,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L,试完成下列各小题.
(1)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能(填“能”或“不能”)完全溶解;
(3)该混合物中铁粉物质的量是0.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