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将新制的氯水滴入下列溶液中,不发生反应的是(  )
A.碘化钠B.硫酸铁C.硝酸银D.氢氧化钾

分析 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有:Cl2、H2O、HClO、H+、OH-、Cl-、ClO-,次氯酸有漂白性和强氧化性,氯气有强氧化性,该溶液呈酸性,所以该溶液能和碱反应、能和还原性的物质反应、和银离子生成白色沉淀.

解答 解: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有:Cl2、H2O、HClO、H+、OH-、Cl-、ClO-,次氯酸有漂白性和强氧化性,氯气有强氧化性,该溶液呈酸性.
A.碘化钠溶液中碘离子有还原性,能被氯气氧化而生成碘单质,所以新制氯水滴入碘化钠溶液中会发生反应,故A不选.
B.硫酸铁中铁离子有氧化性,氯水有氧化性,所以两种物质混合时不发生反应,故B选.
C.氯水中含有氯离子,能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新制氯水滴入硝酸银溶液中会发生反应,故C不选.
D、氯水呈酸性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所以新制氯水滴入KOH溶液中会发生反应而变质,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 明确氯水成分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氯水中次氯酸、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溶液呈酸性,氯水具有漂白性,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粘土胶体溶液中,粘土粒子带负电,为了使粘土粒子凝聚,下列物质中用量最少但最有效的电解质是(  )
A.Na3PO4B.A12(SO43C.BaCl2D.K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结晶的方法分离汽油和水
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
C.用重结晶的方法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
D.蒸馏法分离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一定的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分解速率与B生成速率相等
B.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nmol A,同时生成3nmol B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表流向铜电极
B.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
C.取出盐桥后,电流计的指针仍发生偏转
D.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2e-═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有三溶液:a.Ba(OH)2,b.NaOH,c.NH3•H2O
(1)pH值相等时,三种溶液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
(2)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3)pH=11时,各100mL与同浓度的HCl中和,消耗HCl体积由多到少的顺序为c>a=b
(4)浓度相等时,各100mL与同浓度HCl中和,消耗HCl体积由多到少的顺序为b=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线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几乎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
A.8.7 g二氧化锰与50 mL8 mol•L-1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
B.19.2 g铜与100 mL12 mol•L-1的硝酸反应
C.常温下,将5.4 g铝片投入20 mL18 mol•L-1的硫酸中
D.将足量的Cu置于50 mL18 mol•L-1H2SO4溶液中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A元素是氮,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NO3
(2)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ⅥA族.
(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C单质的电子式是
(4)B和C的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弱的是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烯的实验式C2H4
B.乙醇的分子式C2H5OH
C.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 CH3CH2OOCCH3
D.羟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