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依据一氧化氮难溶于水,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解答;
(2)从实验目的和D装置可以量取气体的体积来选择;
(3)依据Zn+2NaOH═Na2ZnO2+H2↑,准确找出锌与产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据此计算解答;
(4)根据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思考;
(5)恒压式分液漏斗产生的气体有部分残留在分液漏斗上方;
(6)锌与氢氧化钠反应溶解,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所以固体减少的质量为锌的质量,据此解答;
(7)实验中产生氢气的量较少,测量氢气质量带来的误差更大.
解答 解:(1)一氧化氮难溶于水,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时应用短进长出,
故答案为:C;
(2)方案甲:Zn和Fe中只有Zn可以与NaOH产生气体,通过排水收集气体,依据反应方程式即可算出Zn的质量分数.所以需要的装置有测H2的体积的D装置;
故答案为:D;
(3)依据方程式可知:
Zn+2NaOH═Na2ZnO2+H2↑
65 22.4L
m(Zn) VL
解得m(Zn)=$\frac{65V}{22.4}$,所以ω(Zn)=$\frac{m(Zn)}{{m}_{1}}$=$\frac{65V}{22.4{m}_{1}}$;
故答案为:$\frac{65V}{22.4{m}_{1}}$;
(4)有了Zn的质量,如果有密度,则可以求出Zn的体积,再由Zn的截面积,即可求出Zn的高度(厚度);
故答案为:金属锌的密度;
(5)恒压式分液漏斗产生的气体有部分残留在分液漏斗上方,故排气时收集少了,所以用普通漏斗时收集的H2多一些,则计算出的Zn的量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
(6)锌与氢氧化钠反应溶解,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所以固体减少的质量为锌的质量,则锌的质量分数为:$\frac{{m}_{1-}{m}_{2}}{{m}_{1}}$;
故答案为:$\frac{{m}_{1-}{m}_{2}}{{m}_{1}}$;
(7)丙方案根据H2的质量差值,显然误差大,因为产生的H2质量很小,计算偏差大;
故答案为:劣于.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探究,设计一氧化氮的制取和收集,混合物中金属含量的计算等,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
③用小刀切割一小块钠擦干煤油后放入滴有酚酞试液的装有冷水的烧杯中 |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
④将打磨后的镁投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 |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
⑤将打磨后的铝投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 |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F.生成淡黄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③④⑤不可能有 | B. | 只有⑤不可能有 | C. | 全部可能有 | D. | 只有②不可能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8 g 一氧化碳和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 | |
B. | 标准状况下5.6 L N2O 气体所含的电子数为5.5NA | |
C. | 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阴极得到0.1NA 个Cu 原子时,阳极生成2.24 L 气体 | |
D. | 0.1 mol•L-1 的NaCl 溶液中,Na+与Cl-的总数目为0.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B. |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 |
C. |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NaCl中CaCl2、MgCl2等杂质 | |
D. | 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例如苯和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