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合理应用和处理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1)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化肥,也是一种化工原料.
①以尿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NH22 (s)+H2O(l)?2NH3(g)+CO2(g)?△H=+133.6kJ/mol.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c2(NH3)•c(CO2).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填序号).
a.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b.在平衡体系中增加水的用量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c.降低温度使尿素的转化率增大
②尿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
结合①中信息,尿素还原NO(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O(NH22(s)+6NO(g)=5N2(g)+2CO2(g)+4H2O(l)△H=-1804.7KJ/mol.
③密闭容器中以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O2为原料,在120℃、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尿素:CO2(g)+2NH3(g)═CO (NH22 (s)+H2O(g),混合气体中NH3的物质的量百分含量[ϕ(NH3)]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点的正反应速率ν(正)(CO2)>b点的逆反应速率ν(逆)(CO2)(填“>”、“=”或“<”);氨气的平衡转化率是75%.

(2)NO2会污染环境,可用Na2CO3溶液吸收NO2并生成CO2.已知9.2g NO2和Na2CO3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0.1mol,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O2+CO32-=NO3-+NO2-+CO2;恰好反应后,使溶液中的CO2完全逸出,所得溶液呈弱碱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Na+)>c(NO3-)>c(NO2-)>c(OH-)>c(H+).

分析 (1)①化学平衡常数是指: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与反应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的比,固体、纯液体不需要在化学平衡常数中写出;
a.混合气体中只有氨气、二氧化碳,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定值2:1,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
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②尿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反应方程式为:2 CO(NH22(s)+6 NO(g)=5 N2(g)+2CO2(g)+4 H2O(l),
已知:①CO(NH22 (s)+H2O(l)?2NH3(g)+CO2(g)?△H=+133.6kJ/mol,
由图可得热化学方程式:②4NH3(g)+6 NO(g)=5 N2(g)+6H2O(l)△H=-2071.9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可得:2 CO(NH22(s)+6 NO(g)=5 N2(g)+2CO2(g)+4 H2O(l);
③a点未到达平衡,反应继续向正反应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到b点平衡状态时正逆速率相等;
设NH3和CO2的起始物质的量为1mol,平衡时氨气转化率为x,表示出平衡时各组分物质的量,结合氨气的体积分数20%列方程计算;
(2)9.2gNO2的物质的量$\frac{9.2g}{46g/mol}$=0.2mol,Na2CO3溶液完全反应生成CO2时转移电子0.1mol,反应中只有N元素化合价变化,则N的化合价分别由+4价变化为+5价和+3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CO32-=NO3-+NO2-+CO2,在碱性溶液中应生成NaNO3和NaNO2,二者浓度相等,NO2-水解溶液呈碱性.

解答 解:(1)①化学平衡常数是指: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与反应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的比,固体、纯液体不需要在化学平衡常数中写出,CO(NH22 (s)+H2O(l)?2NH3(g)+CO2(g)平衡常数K=c2(NH3)•c(CO2);
a.混合气体中只有氨气、二氧化碳,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定值2:1,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故a正确;
b.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增加水的用量不影响平衡常数,故b错误;
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尿素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
故答案为:c2(NH3)•c(CO2);a;
②尿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反应方程式为:2 CO(NH22(s)+6 NO(g)=5 N2(g)+2CO2(g)+4 H2O(l),
已知:①CO(NH22 (s)+H2O(l)?2NH3(g)+CO2(g)?△H=+133.6kJ/mol,
由图可得热化学方程式:②4NH3(g)+6 NO(g)=5 N2(g)+6H2O(l)△H=-2071.9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可得:2CO(NH22(s)+6NO(g)=5N2(g)+2CO2(g)+4H2O(l)△H=-1804.7KJ/mol,
故答案为:2CO(NH22(s)+6NO(g)=5N2(g)+2CO2(g)+4H2O(l)△H=-1804.7KJ/mol;
③氨气的体积分数从50%变化为20%后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说明b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点氨气体积百分含量大于b的氨气体积百分含量,说明反应正向进行达到平衡状态,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正反应速率,故v(CO2)>v(CO2);
设NH3和CO2的起始物质的量为1mol,平衡时氨气转化率为x,则:
            CO2(g)+2NH3(g)?CO (NH22 (s)+H2O(g),
起始量(mol):1        1                         0
变化量(mol):0.5x     x                        0.5x
平衡量(mol):1-0.5x    1-x                       0.5x
氨气的体积分数=$\frac{1-x}{2-x}$=20%,解得x=75%,
故答案为:>;75%;
(2)9.2gNO2的物质的量$\frac{9.2g}{46g/mol}$=0.2mol,Na2CO3溶液完全反应生成CO2时转移电子0.1mol,反应中只有N元素化合价变化,则N的化合价分别由+4价变化为+5价和+3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CO32-=NO3-+NO2-+CO2,在碱性溶液中应生成NaNO3和NaNO2,二者浓度相等,NO2-水解溶液呈碱性,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NO3-)>c(NO2-)>c(OH-)>c(H+),
故答案为:2NO2+CO32-=NO3-+NO2-+CO2;c(NO3-)>c(NO2-)>c(OH-)>c(H+).

点评 本题考查盖斯定律应用、化学平衡计算、平衡常数、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强酸性溶液,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Na+   K+   OH-   Cl-B.Na+  Fe3+  SO42-   NO3-
C.Mg2+  Na+  SO42-  Cl-D.Ba2+  HCO3-  NO3-  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描述及热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已知C2H6的燃烧热为1090 kJ•mol-1,则C2H6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6(g)+3.5O2(g)═2CO2(g)+3H2O(g)△H=-1090 kJ/mol
B.25℃,101kPa下,l mol C6H6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3260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6H6(g)+7.5O2(g)═6CO2(g)+3H2O (l)△H=-3260kJ•mol-1
C.已知常温下:H+(aq)+OH-(aq)═H2O(l)△H=-57.3 kJ/mol,则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也放出57.3 kJ的热量
D.已知2CO(g)+O2(g)═2CO2(g)△H=-566 kJ•mol-1,则CO的燃烧热△H=-283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妥善处理氯甲烷生产企业的副产物CCl4,以减少其对臭氧层的破坏.化学家研究在催化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使CCl4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氯仿(CHCl3).CCl4+H2?CHCl3+HCl此反应伴随有副反应,会生成CH2Cl2、CH3Cl和CH4等.已知CCl4的沸点为77℃,CHCl3的沸点为61.2℃.
在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如下数据(假设不考虑副反应).
实验
序号
温度℃初始CCl4浓度
(mol•L-1
初始H2浓度(mol•L-1CCl4的平衡转化率
111011.2A
21101150%
310011B
(1)此反应在110℃时平衡常数为1.
(2)实验l中,CCl4的转化率A大于5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实验3中,B的值D(选填序号).
A.等于50%              B.大于50%    C.小于50%              D.从本题资料,无法判断
(4)120℃,在相同条件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进行H2的初始浓度为2mol•L-1和4mol•L-1的实验,测得反应消耗CCl4的百分率(x%)和生成物中CHCl3,的百分含量(y%)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图中实线是消耗CCl4的百分率变化曲线,虚线是产物中CHCl3的百分含量变化曲线).在图中的四条线中,表示H2起始浓度为2mol•L一1实验的消耗CCl4的百分率变化曲线是③(选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已知在25℃、101kPa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 热量.表示辛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8H18(l)+$\frac{25}{2}$O2(g)═8CO2(g)+9H2O(l)△H=-48.40kJ•mol-1
B.C8H18(l)+$\frac{25}{2}$O2(g)═8CO2 (g)+9H2O(l)△H=-5517.60kJ•mol-1
C.C8H18(l)+$\frac{25}{2}$O2(g)═8CO2(g)+9H2O(g)△H=-5517.60kJ•mol-1
D.2C8H18(l)+25O2(g)═16CO2 (g)+18H2O(l)△H=-11035.20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已知一定条件下断裂1mol下列化学键生成气态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如下:H-H 436kJ;Cl-Cl 243kJ;H-Cl 431kJ.下列所得热化学方程式或结论正确的是(  )
A.H(g)+Cl(g)═HCl(g)△H=-431kJ•mol-1
B.2HCl(g)═H2(g)+Cl2(g)的反应热△H<0
C.H2(g)+Cl2(g)═2HCl(g)△H=-183kJ
D.相同条件下,H2(g)+Cl2(g)═2HCl(g)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为:CO(g)+H2O(g)?CO2(g)+H2(g),在427℃时的平衡常数是9.如果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1mol/L,计算一氧化碳在此反应条件下的转化率.(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写结果不给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料,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起始温度和起始体积相同):A2(g)+3B2(g)═2AB3(g)△H<0,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H<0,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
相关条件恒温恒容绝热恒容恒温恒压
反应物投料1mol A2、3mol B22mol AB32mol AB3
平衡时容器体积VVV
反应的平衡常数KKKK
平衡时AB3的浓度/mol•L-1ccc
平衡时AB3的反应速率/mol•L-1•min-1vv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vB.c>cC.V>VD.K<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1.5mol 氢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量是 4 gB.体积是 33.6 L
C.电子数是3D.分子数约为 1.5×6.02×1023 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