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氮化钠和氢化钙都是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末配平)如下:Na3N+H2O→NaOH+NH3,CaH2+H2O→Ca(OH)2+H2.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的大小:Na+>N3->H-
B.它们与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两种化合物均只含离子键,不含共价键
D.两固体混合物溶于足量盐酸中可得到三种盐

分析 A.根据离子半径的判断标准,核外电子层数多的大于核外电子层数少的,当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核内质子数大的离子半径小;
B.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电子的转移和化合价的升降;
C.Na3N、CaH2只含有离子键;
D.氮化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氯化铵两种盐,氢化钠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

解答 解:A.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所以氢离子半径最小,电子层一样,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所以Na+<N3-,即N3->Na+>H+,故A错误;
B.Na3N+H2O→NaOH+NH3 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Na3N、CaH2只含有离子键,不存在共价键,故C正确;
D.氮化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氯化铵两种盐,氢化钠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可得到三种盐,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涉及离子半径大小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原子结构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准确判断元素的化合价是解题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696g•L-1,则该气体可能是(  )
A.COB.N2C.CO2D.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试根据以下信息进行判断:下列为A、B、C、D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a、b为反应条件,
(1)若A为气态化合物,B到C转化不需要条件,则A为NH3(填写化学式),
写出工业合成A化学方程式N2+3H2$?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
写出Cu+D溶液→B的离子方程式Cu+4H++2NO3-══Cu2++2NO2↑+2H2O
(2)把某黑色固体Y加热至红热,投入到上述某种黄色溶液D中产生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X,将X作如下所示实验: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YC        N稀HNO3;写出黑色固体Y与黄色溶液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亚氯酸钠(NaClO2)是重要漂白剂,探究小组开展如下实验,请回答:
[实验Ⅰ]NaClO2晶体按如图装置进行制取.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1)装置C起的是防止D瓶溶液倒吸到B瓶中的作用.
(2)已知装置B中的产物有ClO2气体,则B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装置D中生成NaClO2和一种助燃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装置B中反应后的溶液中阴离子除了ClO2-、ClO3-、Cl-、ClO-、OH-外还一定含有的一种阴离子是SO42-;检验该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的盐酸,再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SO42-
(3)从装置D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为:
①减压在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用38℃~60℃热水洗涤;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4)反应结束后,打开K1,装置A起的作用是吸收装置B中多余的ClO2和SO2;如果撤去D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NaClO3和NaCl.
[实验Ⅱ]样品杂质分析与纯度测定
(5)测定样品中NaClO2的纯度:准确称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KI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lO2-+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稀释成100mL待测溶液.取25.00mL待测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则所称取的样品中NaClO2的物质的量为c•V•10-3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判断依据正确的是(  )
A.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弱B.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
C.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D.金属晶体:能够导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
某化学研究小组采用图1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 II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1)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c(填序号).
(3)现将0.5mol Na2S2O5溶解于水配成1L溶液,该溶液pH=4.5.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随溶液酸碱性变化如图.
(4)写出Na2S2O5溶解于水的化学方程式Na2S2O5+H2O=2NaHSO3;当溶液pH小于1后,溶液中H2SO3的浓度减小,其原因可能是亚硫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硫,或亚硫酸被氧化.
(5)葡萄酒常用Na2S2O5做抗氧化剂.1.90g Na2S2O5最多能还原224mLO2(标准状况).
(6)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加足量盐酸,振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晶体已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工业上通常利用NOx+NH3→N2+H2O来消除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现有NO2和NO的混合气体6L,可用7L NH3恰好使其完全转化为N2,则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气体之比为(  )
A.3:1B.2:1C.1:1D.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有(  )
①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2ClO-+CO2+H2O═2HClO+CO32-
②次氯酸钠与浓盐酸反应产生Cl2:ClO+Cl-+H2O═Cl2↑+2OH-
③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Ca+2ClO-+H2O+SO2═CaSO3↓+2HClO
④硫酸型酸雨放置一段时间的pH下降:2H2SO3+O2═2H2SO4
A.1个B.2个C.3个D.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稀硝酸和足量的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Cu+8HNO3═3Cu(NO32+2NO↑+4H2O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HNO3,氧化产物是Cu(NO32
(2)若在标准状况下生成11.2LNO气体,则在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