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合成气(C0+H2)在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由合成气可合成多种有机基础原料和产品.
(一)煤化工生产中生产合成气的反应为:C(s)+H20(g)?C0(g)+H2(g)△H1
已知:C(s)+$\frac{1}{2}$O2(g)=C0(g)△H2=-110.5kJ•mol-1
     H2(g)+$\frac{1}{2}$02(g)=H20(g)△H3=-242kJ•mol-1
(1 )反应C(s)+H20(g)?C0(g)+H2(g)在高温(填高温或低温)下自发进行,理由是△H1=△H2-△H3=131.5kJ>0,△S>0.
(2)在恒温恒容下,同时放入C(s)、H20(g)、CO(g)、H2(g)四种物质,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反应C(s)+H20(g)?C0(g)+H2(g))已达到平衡的是ACD.
A.反应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B.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
C.反应体系中,当有2molH-0键断裂的同时有1molH-H键断裂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8且保持不变
(二)天然气化工中生产合成气的主要反应为:
   2CH4(g)+02(g)?2C0(g)+4H2(g)△H=-23kJ•mol-1
在恒容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加入一定量的CH4和O2,在压强为1.01×105Pa、不同温度下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
(3)图中所表示的CH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实质上是多个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与之相关的反应还有以下三个反应:
I.CH4(g)+2O2(g)?C02(g)+2H20(g)△H5=-802kJ•mol-1
Ⅱ.CH4(g)+H2O(g)?C0(g)+3H2(g)△H6=+201kJ•mol-1
Ⅲ.CO(g)+H2O(g)?CO2(g)+H2(g)△H7=-35kJ•mol-1
你认为上述反应中,在高温下占主导地位的是Ⅱ(填反应序号).
(4)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请在图中画出压强为5.05×105Pa时CH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5)工业上常用选择性来判断不同反应条件下目标产物的产率,即:选择性=$\frac{目标产物的产率}{反应原料的转化率}$,现有实验测得反应2CH4(g)+02(g)?2CO(g)+4H2(g)在750℃下,以不同碳氧比[$\frac{n(C{H}_{4})}{n({O}_{2})}$]投料时反应达平衡后CH4的转化率及H2、CO的选择性,所测数据如表所示:
碳氧比[$\frac{n(C{H}_{4})}{n({O}_{2})}$]1:0.251:0.51:11:1.25
CH4转化率0.400.880.980.99
H2选择性0.980.930.670.40
CO选择性0.990.940.650.32
最佳碳氧比[$\frac{n(C{H}_{4})}{n({O}_{2})}$]为1:0.5.假设按碳氧比[$\frac{n(C{H}_{4})}{n({O}_{2})}$]=l:1投料,反应容器的体积为VL,通入CH4和02各amol,请列式表示平衡时容器内C0的浓度(用a、V的代数式表示)$\frac{a×0.98×0.65}{V}$mol/L.

分析 (1)已知①C(s)+H20(g)?C0(g)+H2(g)△H1
②C(s)+$\frac{1}{2}$O2(g)=C0(g)△H2=-110.5kJ•mol-1
③H2(g)+$\frac{1}{2}$02(g)=H20(g)△H3=-242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H1=△H2-△H3,再根据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G=△H-T△S判断;
(2)根据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含量保持不变进行分析;
(3)根据高温时,有利于吸热反应;
(4)该反应是个体积增大的反应,压强增大,反应逆向移动,甲烷的转化率较小;
(5)根据图表数据,CH4的转化率及H2、CO的选择性,均较大为最佳碳氧比;再由选择性=$\frac{目标产物的产率}{反应原料的转化率}$和目标产物的产率=$\frac{目标产物实际量}{目标产物的理论产量}$计算.

解答 解:(1)已知①C(s)+H20(g)?C0(g)+H2(g)△H1
②C(s)+$\frac{1}{2}$O2(g)=C0(g)△H2=-110.5kJ•mol-1
③H2(g)+$\frac{1}{2}$02(g)=H20(g)△H3=-242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H1=△H2-△H3=131.5kJ>0,反应①气体体积减小,则△S>0,当温度较高时,△G=△H-T△S<0,能自发进行;
故答案为:高温;△H1=△H2-△H3=131.5kJ>0,△S>0;
(2)反应C(s)+H20(g)?C0(g)+H2(g))
A.恒温恒容,则体积不变,而混合气体的质量增大,即随着反应的进行ρ=$\frac{m}{V}$增大,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不能说明反应平衡,故B错误;
C.反应体系中,当有2molH-0键断裂说明有1molH-H键生成,同时有1molH-H键断裂,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平衡,故C正确;
D.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和总物质的量均变化,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8且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3)高温时,有利于吸热反应,故Ⅱ占主导作用,故答案为:Ⅱ;
(4)该反应是个体积增大的反应,压强增大,反应逆向移动,甲烷的转化率较小所以图象为
故答案为:
(5)CH4的转化率及H2、CO的选择性,均较大时为最佳碳氧比,根据图表数据,最佳碳氧比为1:0.5;
反应2CH4(g)+02(g)?2CO(g)+4H2(g),通入CH4和02各amol时,CO理论生成amol,则CO的产率为:$\frac{n(CO)}{a}$,由图表数据,[$\frac{n(C{H}_{4})}{n({O}_{2})}$]=l:1时,CH4的转化率为0.98,CO的选择性为0.65,则有:0.65=$\frac{\frac{n(CO)}{a}}{0.98}$
则n(CO)=a×0.98×0.65mol,则c(CO)=$\frac{a×0.98×0.65}{V}$mol/L;
故答案为:1:0.5;$\frac{a×0.98×0.65}{V}$mol/L.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化学平衡的判断以及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较灵活,难度较大,(5)题读懂题目给出的信息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贯穿古今.
(1)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

试写出有水参加的符合反应类型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其中水为氧化剂.
(2)氯化铵常用于焊接. 如:在焊接铜器时用氯化铵除去铜器表面的氧化铜以便焊接,其反应为:
4CuO+2NH4Cl═3Cu+1CuCl2+1N2+4+H2O
①配平此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②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氮(填元素名称),氧化剂是CuO(填化学式).
③反应中若产生0.2mol的气体,则有1.2NA个电子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小于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O2)为0.002 mol•L-1•s-1
(2)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O2)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则T小于 100℃(填“大于”或“小于”),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0.2.
(3)有一甲醇燃料电池,采用NaOH作电解质溶液,写出该电池负极反应式CH3OH-6e-+8OH-=CO32-+6H2O;用该电池做电源,石墨为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阴极现象为有无色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
(4)已知25℃时,Ksp[Fe(OH)3]=4.0×10-38,此温度下若在实验室中配制5mol/L100mLFeCl3溶液,为使配制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则至少需要加入2.5mL、2mol/L的盐酸(总体积忽略加入盐酸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紧密相关,如材料的制备、污水处理等都涉及化学反应.
(1)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是无机非金属,其中生产水泥和玻璃时都用到的原材料有石灰石(或CaCO3),工业生产玻璃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Na2CO3+SiO2$\frac{\underline{\;高温\;}}{\;}$Na2SiO3+CO2↑、(或CaCO3+SiO2$\frac{\underline{\;高温\;}}{\;}$CaSiO3+CO2↑)(写出一个即可).
(2)下列材料中属于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是ac(填标号);
a.氧化硅    b.混凝土    c.单晶硅    d.光学玻璃
(3)自然界中的金属元素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天然矿物中.根据不同金属的性质,金属冶炼采用不同的方法,写出冶炼铝的化学方程式2Al2O3(熔融)$\frac{\underline{\;\;\;电解\;\;\;}}{冰晶石}$4Al+3O2↑;
(4)聚合氯化铝铁(PAFC)-[AlFe(OH)nCl6-n]m是应用广泛的高效净水剂,下列关于PAFC的说法正确的是bc(填标号).
a.PAFC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b.PAFC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均会失去净水作用
c.PAFC中Fe显+3价
d.PAFC净水过程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5)炼铜工业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汞废水,国标规定工业废水中汞排放标准≤0.05mg/L.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硫化钠法处理含汞废水,其步骤为:向废水中加入稍过量的硫化钠溶液,然后加入一定量的FeSO4溶液,过滤后排放.【已知:25℃时,Ksp(HgS)=4×10-52,Ksp(FeS)=6.3×10-18;HgS+Na2S?Na2HgS2(易溶)】.
①废水处理的适宜pH为8~10,pH不宜过小的原因是防止加入硫化钠时,生成有毒的硫化氢气体,加入FeSO4溶液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硫化钠,并将Na2HgS2转化为HgS沉淀,同时作混凝剂.
②若将Na2S换成FeS进行废水处理,废水中的汞能否达标排放能(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苯乙烯()是生产各种塑料的重要单体,可通过乙苯催化脱氢制得:CH2CH3(g)$\stackrel{催化剂}{?}$=CH2(g)+H2(g)△=-Q1kJ.mol-1
(1)苯乙烯可聚合生成聚苯乙烯,该聚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2)已知、H2(g)的燃烧热(△H)分别为-Q1 kJ•mol-1、-Q2kJ•mol-1、-Q3 kJ•mol-1,写出Q与Q1、Q2、Q3的关系式Q2+Q3-Q1
(3)500℃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乙苯,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P;若再充入bmol的乙苯,重新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2P,则a<b(填“>”、“<”或“=”),乙苯的转化率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实际生产中,常保持总压0.1Mpa不变,并向反应体系加入稀释剂,如CO2、N2等.反应混合气物质的量之比及反应温度与乙苯(EB)脱氢转化率关系(N2不参与反应)如图所示.
①由图判断Q>0(填“>”或“<”),依据是随着温度升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②A、B两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较大的是B.
③A点乙苯的转化率比B点高,原因是保持总压不变,充入N2,容器体积增大,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利于反应正向进行,乙苯转化率增大.
④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其中,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则600℃时的平衡常数Kp=0.019MPa.(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g(l)+H2SO4(aq)═HgSO4(aq)+H2(g)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H<0
B.用惰性电极电解1L1mol/L的CuSO4溶液,当阴极析出3.2 g铜时,加入0.05 molCu(OH)2固体可将溶液恢复至原浓度
C.已知25℃时,Ksp(AgCl)=1.8×10-10、Ksp(Ag2CrO4)=2.0×10-12,所以AgCl溶解度大于Ag2CrO4溶解度
D.25℃时,向0.1 mol/L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将增大,且Kw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面有关12C、13C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相同的中子数和质子数B.互为同位素
C.物理性质相同D.核外电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  )
A.气体分子数目的多少B.气体分子微粒大小
C.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气体分子量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种不溶物的Ksp相差越大,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
B.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①醋酸、②盐酸、③醋酸钠溶液,水电离程度的顺序为③>①>②
C.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pH=3硫酸和pH=11一元碱B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为酸性
D.物质的浓度相同的①氯化铵溶液、②硫酸铵溶液、③碳酸氢铵溶液,pH的顺序为: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