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锌是第四“常见”的金属,仅次于铁、铝及铜,在现代工业中对于电池的制造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是以硫化锌精矿为原料制备单质锌的工业流程.
Ⅰ.(1)浸出液以硫酸锌为主,还含有 Fe3+、Fe2+、A13+、Cl-等杂质,会影响锌的电解,必须除去.净化过程如下:
①在酸性条件下,用H2O2将Fe2+氧化成Fe3+,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②将浸出液的pH调节为5.5左右,使 Fe3+、A13+形成沉淀而除去,可选用的最佳试剂为c
(填字母)
A.NaOH          B.NH3•H2O        C.Zn(OH)2D.H2SO4
③用Ag2SO4可除去Cl-,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Ag2SO4+2Cl-?2AgCl+SO42-
④电解过程中析出锌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2e-=Zn.
Ⅱ.烟气中的SO2可与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杂质金属元素Fe、Al、Mg等)的悬浊液反应制备MnSO4•H2O.
(2)已知:Ksp[Al(OH)3]=1×10-33,Ksp[Fe(OH)3]=3×10?39,pH=7.1时Mn(OH)2开始沉淀.室温下,除去MnSO4溶液中的Fe3+、Al3+(欲使其浓度小于1×10-6mol•L-1),需调节溶液pH范围为5.0<pH<7.1.
(3)由图可以看出,从Mn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结晶MnSO4•H2O晶体,需控制结晶温度范围为高于60℃.

(4)锌锰碱性电池的总反应式为:Zn+2MnO2+2H2O═2MnO(OH)+Zn(OH)2,正极反应式为:2MnO2+H2O+2e-═Mn2O3+2OH-

分析 硫化锌精矿焙烧得到ZnO及烟气,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ZnO焙砂用硫酸酸浸,浸出液中含有ZnSO4等,净化后得到硫酸锌溶液,再电解得到Zn.
(1)①在酸性条件下,用H2O2将Fe2+氧化成Fe3+,由电荷守恒,有氢离子参加反应,过氧化氢还原为水;
②选择的试剂能消耗氢离子,且不能引入新杂质;
③溶解平衡分别为:①Ag2SO4(s)?2Ag++SO42-,②AgCl(s)?Ag++Cl-
④Zn2+发生还原反应得到Zn,在阴极析出;
(2)pH=7.1时Mn(OH)2开始沉淀.室温下,除去MnSO4溶液中的Fe3+、Al3+,结合Al(OH)3完全变成沉淀时的pH、Fe(OH)3完全变成沉淀时的pH分析;
(3)从Mn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结晶MnSO4•H2O晶体,根据图上信息,高于60℃以后MnSO4•H2O的溶解度减小,而MgSO4•6H2O的溶解度增大,因此控制结晶温度范围是高于60℃;
(4)二氧化锰作正极,正极上二氧化锰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解答 解:(1)①在酸性条件下,用H2O2将Fe2+氧化成Fe3+,由电荷守恒,有氢离子参加反应,过氧化氢还原为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
②选择的试剂能消耗氢离子,且不能引入新杂质,加入硫酸不能消耗溶液中氢离子,NaOH、NH3•H2O、ZnO 均能消耗溶液中氢离子,但NaOH、NH3•H2O 会引入杂质离子,故选:C;
③溶解平衡分别为:①Ag2SO4(s)?2Ag++SO42-,②AgCl(s)?Ag++Cl-,①-②×2可得:Ag2SO4+2Cl-?2AgCl+SO42-
故答案为:Ag2SO4+2Cl-?2AgCl+SO42-
④Zn2+发生还原反应得到Zn,Zn2++2e-=Zn,
故答案为:Zn2++2e-=Zn;
(2)pH=7.1时Mn(OH)2开始沉淀.室温下,除去MnSO4溶液中的Fe3+、Al3+,氢氧化铝完全变成沉淀时的pH:Ksp[Al(OH)3]=1×10-33=c(Al3+)×c3(OH-),c(Al3+)=1×10-6mol•L-1,解得:c(OH-)=1×10-9mol•L-1,c(H+)=1×10-5mol•L-1pH=5,同理Fe(OH)3完全变成沉淀时,pH约为3.5,故pH范围是:5.0<pH<7.1,
故答案为:5.0<pH<7.1;
(3)从Mn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结晶MnSO4•H2O晶体,根据图上信息,高于60℃以后MnSO4•H2O的溶解度减小,而MgSO4•6H2O的溶解度增大,因此控制结晶温度范围是高于60℃这样可以得到纯净的MnSO4•H2O,
故答案为:高于60℃;
(4)二氧化锰作正极,正极上二氧化锰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MnO2+H2O+2e-═Mn2O3+2OH-
故答案为:2MnO2+H2O+2e-═Mn2O3+2OH-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原电池电极反应书写、溶度积计算及混合物分离、图象分析等,综合性较强,侧重分析、计算能力的综合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中均为化合物的一组是(  )
A.铜、CaO、SO2B.KCl、盐酸、NaOH
C.CuSO4•5H2O、冰、乙醇D.O3、CaCO3、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
(1)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已知:①N2(g)+2O2(g)=N2O4(l)△H1=-195kJ•mol-1
②N2H4(l)+O2(g)=N2(g)+2H2O(g)△H2=-534kJ•mol-1
写出液态肼和N2O4(l)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l)+N2O4(l)=3N2(g)+4H2O(g)△H=-873.4kJ/mol
(3)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如下:N≡N为942、O=O为498、N-N为154、H-O为464、请根据N2H4(l)+O2(g)=N2(g)+2H2O(g)△H2=-534kJ•mol-1中数据计算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403
(4)写出NH3与NaClO反应得到肼的化学方程式:2NH3+NaClO=N2H4+Na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化学方程式为3MnO2+6KOH+KClO3$\frac{\underline{\;\;△\;\;}}{\;}$3K2MnO4+KCl+3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反应中MnO2是氧化剂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KCl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D.反应中每生成l mol K2MnO4,氧化剂得到2 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i→e,f→d,c→j,k(或k,j)→a;(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下一步操作是:B(填序号).
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2生成.
①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H2+2H2O=Ca(OH)2+2H2
②该同学的判断不正确,原因是Ca+2H2O=Ca(OH)2+H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氢化钙是固体,携带方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甲试管(如图)中加入2mL浓硫酸、3mL乙醇和2mL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如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加入混合液,用小火均匀地加热3~5min.
③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1)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
(2)甲试管中混合溶液的加入顺序: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最后加乙酸;
(3)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BC.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4)欲将乙试管中的物质分离开以得到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仪器有分液漏斗;分离时,乙酸乙酯应该从仪器上口倒 (填:“下口放”或“上口倒”)出.
(5)现拟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框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则试剂a是: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方法I是分液分离方法II是蒸馏试剂b是硫酸,分离方法III是蒸馏.
(6)甲、乙两位同学欲将所得含有乙醇、乙酯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提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是先加NaOH溶液中和酯中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法将酯分离出.甲、乙两人实验结果如下:
甲得到了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质
丙同学分析了上述实验目标产物后认为上述实验没有成功.
试解答下列问题:
①甲实验失败的原因是:所加的NaOH溶液较少,没有将余酸中和
②乙实验失败的原因是:所加NaOH溶液过量,酯彻底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有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Ba2+、SO42-、CO32-、OH-中的两种离子组成(离子可重复使用)它们具有下列性质:
①A不溶于水和盐酸;
②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
③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硫酸反应生成A;
④D可溶于水,与硫酸作用时放出气体E,E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BaSO4;BBaCO3;CBa(OH)2;DK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
①0.5mol NH3  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  ③4℃9mL水  ④19.6g H3PO4
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某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X(g)和1mol Y(g)发生反应:2X(g)+Y(g)?3Z(g)△H,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B.W、M两点Y的正反应速率相等
C.平衡后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增大
D.M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