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I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1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分析 A.根据中和热的定义指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来分析;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有些放热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C.根据燃烧热的定义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来分析;
D.根据燃烧热的定义氢燃烧应生成液态水.

解答 解:A.中和热是指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H2SO4和Ca(OH)2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故A错误;
B.放热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如铝热反应,故B错误;
C.燃烧热是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故C正确;
D.燃烧热是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应生成液态水,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中和热、燃烧热等概念的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16:9B.23:9C.32:9D.46: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25mL的盐酸溶液中加入4g氢氧化钠恰好中和,若改用氢氧化钡中和需要(  )
A.17.1gB.8.55gC.34.2gD.3.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木炭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探究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设计装置如下(忽略装置中空气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装好仪器后,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推测B中可以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铜片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蓝,产生无色气泡;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NO中混有的CO2
(3)装置D中除生成NaNO2外,还有另一种固态物质Y,Y的化学式是NaOH.可以通过适当改进,不产生Y物质,请你提出改进方法:用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代替C装置.
(4)在酸性溶液中,NO${\;}_{2}^{-}$可将MnO${\;}_{4}^{-}$还原为Mn2+.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NO2-+2MnO4-+6H+=5NO3-+2Mn2++3H2O.
(5)E装置中试剂X可以是B.
A.稀硫酸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稀硝酸     D.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
B.1 L 0.2 mol•L-1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SO42-数为0.2NA
C.0.1mol N2与足量的H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D.用惰性电极电解1L0.1mol•L-1 CuCl2溶液,当有0.2NA个电子通过时,可生成6.4g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都可以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和银氨溶液反应
C.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蚕丝和人造丝(纤维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进行的越快,化学反应现象越明显
B.某反应中,经2min后B浓度减少0.6mol•L-1,在2min时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L-1•min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D.原电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草酸(H2C2O4)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为探究草酸的性质,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了有关资料,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草酸(H2C2O4①易溶于水
②熔点189.5℃、100℃开始升华
③草酸钙和草酸氢钙均是白色不溶物
①二元弱酸、酸性比碳酸强
②有毒、具有腐蚀性
③157℃左右分解、与浓硫酸混合会产生H2O、CO和CO2
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①浅黄色粉末状晶体
②微溶于水,难溶于丙酮
受热易分解为氧化亚铁或铁单质
丙酮与水互溶、易挥发----
【实验Ⅰ】
探究草酸的不稳定性.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和试剂,验证草酸受热分解得到的混合气体中含有CO和CO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部分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1)仪器装置正确连接顺序为:ABDCEB.
(2)用上图入提供的装置和试剂实验时,在B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也不能说明草酸分解有CO2,请提也改进意见在A与B之间添加一个盛水的洗气瓶,除去草酸蒸气(或在烧瓶上连接冷凝管).
【实验Ⅱ】
实验室用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法制备草酸.装置如下图所示,反应原理为:
C6H12O6+12HNO3=3H2C2O4+9NO2↑+3NO↑+9H2O
实验步骤如下:
①一定量的淀粉水解液加入三颈烧瓶中
②控制反应温度55-60℃,边搅拌边缓慢滴加一定量的混合酸(65%的HNO3与98%的H2SO4的质量比2:1.25)
③反应3小时,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后再重结晶得到草酸晶体

(3)上图实验装置中仪器乙的名称为:冷凝管、装置B的作用安全瓶,防止倒吸、C中试剂是NaOH溶液.
(4)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的操作及现像是:取适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碘水,若溶液变蓝则淀粉水解完全,若溶液不变蓝则淀粉水解不完全.
【实验Ⅲ】
制备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反应原理为:
FeSO4•(NH42SO4•6H2O+H2C2O4=FeC2O4•2H2O+(NH42SO4+H2SO4+4H2O
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取13.7g FeSO4•(NH42SO4•6H2O放在200mL烧杯中,然后加30mL蒸馏水和2mL 2mol•L-1 H2SO4,加热溶解.
②再加入40mL 1mol•L-1草酸溶液,加热至沸,然后迅速搅拌(防止暴沸),待有黄色晶体析出后,停止加热,静置.
③弃去上层清液,用40mL蒸馏水充分洗涤晶体,过滤后,再用丙酮洗涤晶体并晾干得4.6g FeC2O4•2H2O
(5)生成的FeC2O4•2H2O需要充分洗涤,检验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及现像是用小试管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BaCl2溶液,如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沉淀没有洗涤干净,否则,沉淀已洗涤干净.
(6)用丙酮洗涤晶体的目的是减少草酸亚铁晶体的溶解,更快除去草酸亚铁晶体表面的水分.
(7)本实验FeC2O4•2H2O的产率为7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按要求填空
(1)下列物质:①Fe ②CO2  ③H2O ④KOH ⑤NH4Cl ⑥H2SO4 ⑦酒精 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有③④⑤⑥(用序号作答).
(2)在一定条件下,21.6gA单质与1.20molCl2完全反应,生成0.800molAClx,则x=3,A的摩尔质量为27g•mol-1
(3)分离乙酸(沸点118℃)与乙酸乙酯(沸点77.1℃)实验方法是蒸馏.
(4)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通常先将自来水经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2HClO$\frac{\underline{\;光照\;}}{\;}$2HCl+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