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pH在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方面有重要的应用,请按要求完成填空
(1)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的其浓度c(NaOH)=10-2mol/L mol/L
(2)常温下,某一元弱酸溶液的pH=1,其浓度>0.1mol/L(填“>”、“<”或“=”);
(3)常温下,将100mL 0.1mol/L醋酸溶液和50mL 0.2mol/LNaOH溶液均匀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原因是CH3COO-+H2O?CH3COOH+OH-;(请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作答)
(4)25℃时,若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HA与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BOH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Vb和a=0.5b,则 a的取值范围是3.5<a<$\frac{14}{3}$.

分析 (1)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总存在离子积常数,氢氧化钠完全电离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即为氢氧化钠浓度;
(2)常温下,某一元弱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3)醋酸是一元弱酸,氢氧化钠是一元碱,等物质的量的二者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
(4)酸、碱都是一元强电解质,pH=a的一元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10-a mol/L,pH=b的一元强碱中氢氧根离子浓度=10 b-14 mol/L,二者恰好反应时,说明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

解答 解:(1)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中存在离子积常数,c(H+)c(OH-)=10-14,C(OH-)=$\frac{1{0}^{-14}}{1{0}^{-12}}$=10-2mol/L,其浓度c(NaOH)=10-2mol/L,
故答案为:10-2mol/L;
(2)常温下,某一元弱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溶液的pH=1是氢离子浓度为0.1mol/L,则其浓度大于0.1mol/L,
故答案为:>;
(3)常温下,将100mL 0.1mol/L醋酸溶液和50mL 0.2mol/LNaOH溶液均匀混合后,醋酸物质的量=0.1mol/L×0.1L=0.01mol,50mL 0.2mol/LNaOH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0.050L×0.2mol/L=0.01mo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根离子失弱酸阴离子,水溶液中水解显碱性,CH3COO-+H2O?CH3COOH+OH-
故答案为:碱性;CH3COO-+H2O?CH3COOH+OH-
(4)酸、碱都是一元强电解质,pH=a的一元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10-a mol/L,pH=b的一元强碱中氢氧根离子浓度=10 b-14 mol/L,二者恰好反应时,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即:
10-a mol/L×VaL=10 b-14 mol/L×VbL,$\frac{{V}_{a}}{{V}_{b}}$
=$\frac{1{0}^{b-14}}{1{0}^{-a}}$=10 a+b-14
Va<Vb,
所以10 a+b-14<1,
所以a+b<14,
又a=0.5b,
所以3a<14,
所以a<$\frac{14}{3}$;
b>7,a=0.5b>0.5×7=3.5,
所以得到:3.5<a<$\frac{14}{3}$,
故答案为:3.5<a<$\frac{14}{3}$.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离子积常数的有关计算等知识点,根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盐类水解特点来分析解答即可,注意把握溶液PH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O4 (g)?2NO2 (g)△H>0,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该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9.
(2)a、b、c、d四个点中,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b、d点.
(3)25min时,增加了0.8molmolNO2(填物质的化学式)使平衡发生了移动.
(4)d点对应NO2的物质的量浓度<(填“>”、“<”或“=”)0.8mol•L-1,理由是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1时,Q=1.28,大于K,反应应继续向左进行,进一步降低NO2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一定温度下发生2N2O5(g)?4NO2(g)+O2(g)△H>0,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
t/s05001 0001 500
c(N2O5)mol/L5.003.522.502.5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500 s内N2O5分解速率为2.96×10-3 mol/(L•s)
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125,1 000 s时转化率为50%
C.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到1 000 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 mol/L,则T1<T2
D.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2,若T1>T2,则K1>K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配制90mL1.00mol/L的NaCl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5.3gNaCl固体
B.使用容量瓶时,先检验其是否漏水,然后洗净后,不用干燥即可使用
C.可用10mL量筒量取8.58mL蒸馏水
D.在配制溶液定容后,上下翻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须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一定温度下,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正反应放热)的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恒容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AB3的生成速率与B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恒压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D.单位时间内断裂a mol A≡A键,同时断裂6a mol A-B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加入金属锌有H2放出,则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     Cl-    K+     SO42-B.Na+     NO3 -   OH -   CO3 2-
C.Ba2+     Cl-     NO3 -  SO4 2-D.K+     Na+    Cl-    SO4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少量Na固体,平衡逆向移,c(H+)降低
B.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C.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c(H+)增大,Kw不变动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部分被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92g,经如图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
B.该样品中Cu、O元素的质量比为10:l
C.V=448
D.溶解样品时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0.04 mo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制备Fe(OH)2:用图1所示装置,向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
B.测定H2的生成速率: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一定体积的H2,记录时间
C.中和热测定实验中把盐酸分多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D.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需要用待测液润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