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B. |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与蒸馏烧瓶支管口在同一高度处 | |
C. | 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粗苯甲酸加热溶解后,还需加少量蒸馏水再趁热过滤 | |
D. | 除去混在苯中的苯酚时,可先加入饱和浓溴水,振荡后静置,再过滤 |
分析 A.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根据蒸馏的原理来确定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C.温度高时苯甲酸的溶解度大,应减少苯甲酸的损耗;
D.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可溶于苯的三溴苯酚.
解答 解: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以为防止液体污染,故A正确;
B.蒸馏的原理:通过控制沸点的不同来实现物质的分离,所以温度计水银球要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故B正确;
C.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待粗苯甲酸完全溶解后要趁热过滤,减少苯甲酸的损耗,故C正确;
D.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溶于苯中,引入新杂质,不能得到纯净的苯,应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杂,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且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一定是KOH | B. | c一定是A1C13 | C. | e一定是MgC12 | D. | b一定是KH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10 mL0.1 mol•L-1Na2CO3溶液逐滴滴加到10 mlL0.1 mol•L-1盐酸中,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c(Na+)>c(Cl-)>c(HCO3-)>c(CO32-) | |
B. |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F溶液和CH3COONa溶液相比较,两者离子的总浓度相等 | |
C. | 向0.1mol•L-1的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不褪色,说明FeCl3只有氧化性,无法被氧化剂氧化 | |
D. | 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AgNO3浓溶液,可观察到大量淡黄色沉淀与少量白色沉淀,说明Ksp(AgCl)>Ksp(AgBr)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mol•L-1的Na2CO3溶液中所含钠离子总数为2NA | |
B. | 标准状况下,22.4L NO与足量O2充分反应,生成的NO2分子数为NA | |
C. | 常温下,1mol SiC中含有Si-C键的数目为4NA | |
D. | 常温常压下,33.6L 氯气与足量的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T/℃ | T1 | 300 | T2 |
K | 1.00×107 | 2.45×105 | 1.88×10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装置①依据褪色快慢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
B. | 装置②证明CH3CH2OH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 | |
C. | 装置③观察红纸褪色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 |
D. | 打开装置④中的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液体,可观察到红色的喷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