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下图,a、b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显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极是电源负极,Y极是电源正极

B.a极的电极反应是2Cl—→Cl2↑+2e

C.电解过程中CuSO4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Pt极上有6.4 g Cu析出时,b极产生2.24 L(标准状况)气体


答案 B

解析 b极附近溶液显红色,所以b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H+2e—→H2↑。则Y为电源负极,X为正极,Pt为电解池阳极,Cu为阴极;a为阳极,b为阴极;C项,2CuSO4+2H2O2Cu+O2↑+2H2SO4,所以电解过程中CuSO4溶液的pH逐渐变小;D项,Pt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不会有Cu析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常被用于制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在医学上也有广泛用途。下列关于物质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分子式为C6H7O7

B.1 mol物质X最多可以和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X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

D.足量的X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NaHCO3、Na2CO3反应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aHSO3溶液的pH<7,NaHCO3溶液的pH>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SO3-的电离作用大于HSO3-的水解作用

B.HSO3-的电离作用小于HSO3-的水解作用

C.HCO3-的电离作用大于HCO3-的水解作用

D.HCO3-的电离作用小于HCO3-的水解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Z>Y>W

B.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W>X>Y>Z

C.Y、Z形成的分子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

D.WY2分子中δ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名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一极为负极

B.电解池中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为阴极

C.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一极为正极

D.电解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阳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A为直流电源,B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溶液的滤纸,C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B上的c点显红色,请填空:

                    

(1)电源A上的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

(2)滤纸B上发生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在电镀槽中实现铁上镀锌,接通K点,使c、d两点短路,则电极e上发生的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极f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槽中盛放的电镀液可以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只要求填两种电解质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子式为C7H8的某有机物,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与溴水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与H2完全加成,加成后其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探究新制饱和氯水的组成和性质而进行了如下科学实验:先观察了氯水的外观性质以后,再用胶头滴管将该氯水逐滴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边滴边振荡,并连续观察现象,发现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而得无色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新制饱和氯水中含有氯元素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再进行更多的实验,请说明能快速判断氯水中含有Cl2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预测,实验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两种,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究竟是上述中的①还是②。

[实验步骤]

①取试管内的无色溶液3 mL盛于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

②________________,振荡试管。

[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而不是②;

②若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②而不是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和b mol B气体,发生如下反应:A(g)+B(g)2C(g),5 min后反应达平衡时n(A)为0.4 mol。在反应过程中体系的温度持续升高,实验测得混合气体中C的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5 min,C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1·min-1

B.图中温度T1时的正反应速率等于温度T3时的正反应速率

C.该反应温度T2时的平衡常数大于温度T3时的平衡常数

D.图中T2时,若只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