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的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l: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固体全溶,溶液变为血红色.
(2)若假设2成立,则实验现象是有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变蓝,加入KSCN时,溶液不变红色.
(3)若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经充分反应后,固体全部溶解,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假设3(填数字)成立,写出可能发生的离子方程式Fe2O3+6H+═2Fe3++3H2O、Cu2O+2H+=Cu2++Cu+H2O、2Fe3++Cu═2Fe+Cu2+
(4)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Fe2O3的质量分数.取a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b>a),则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frac{9(b-a)}{a}$×100%.

分析 (1)Fe3+遇到KSCN溶液呈红色;
(2)Cu2O遇到酸生成Cu和硫酸铜,无Fe3+所以溶液也不变红;
(3)铜不溶于稀硫酸,所以铜只能被铁离子氧化;
(4)依据题意,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为Cu2O,最后变成CuO,增加的质量就是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根据质量差计算可以得出Cu2O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若假设1成立,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3+,则实验现象为固体溶解遇到KSCN溶液呈红色,
故答案为:固体全溶,溶液变为血红色;
(2)由资料知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铜为红色固体不溶水,铜离子的颜色为蓝色所以溶液变蓝,因溶液中无Fe3+所以滴加KSCN试剂也不变红,
故答案为: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变蓝,加入KSCN时,溶液不变红色;
(3)因为Cu2O溶于硫酸生成Cu和CuSO4,而H2SO4不能溶解Cu,所以混合物中必须有Fe2O3存在,使其生成的Fe3+溶解产生的Cu,若固体全部溶解,则一定存在Fe2O3和Cu2O,涉及的反应有Fe2O3+6H+═2Fe3++3H2O、Cu2O+2H+=Cu2++Cu+H2O、2Fe3++Cu═2Fe+Cu2+
故答案为:3;Fe2O3+6H+═2Fe3++3H2O、Cu2O+2H+=Cu2++Cu+H2O、2Fe3++Cu═2Fe+Cu2+
(4)依据题意,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为Cu2O,最后变成CuO,增加的质量就是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根据质量差计算可以得出Cu2O的质量分数.
设样品中氧化亚铜的质量为m,
2Cu2O+O2═4CuO△m
288            32
m             (b-a)g
m=$\frac{288(b-a)g}{32}$=9(b-a)g,
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frac{9(b-a)}{a}$×100%,
故答案为:$\frac{9(b-a)}{a}$×100%.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的设计及物质的组成及含量的测定,为高频考点,把握题干所给给信息的应用、发生的反应及差量法计算为解答的环境,侧重分析、实验及计算能力的综合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无水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明矾石[K2SO4•Al(SO43•2Al2O3•6H2O]制备无水氯化铝的流程如如图1所示:

(1)验证焙烧炉产生的气体含有SO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品红中,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证明有SO2
(2)吸收焙烧炉中产生的SO2,下列装置合理的是ad(填代号)
(3)氯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Al2O3+3Cl2$\frac{\underline{\;高温\;}}{\;}$ 3CO+2AlCl3
(4)生产氯化铝的过程中产生SO2、Cl2等大气污染物,若将二者按照一定比例通入水中可减少或消除污染.试设计简单实验检验二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简要描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取二者溶于水后的溶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品红溶液,若品红不褪色,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否则,两者未完全反应.仪器自选;可供选择试剂如下:
①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②氯化亚铁溶液  
③硫氰化钾溶液  
④品红溶液
(5)某学习小组设计用如图2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某些化学性质.
①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b中出现淡黄色沉淀.
②写出a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SO2+2H2O=2Fe2++SO42-+4H+
③充分反应后,取a瓶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实验Ⅱ: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少量KMnO4溶液,紫色褪去
实验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上述实验中能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的是Ⅰ和Ⅱ(填实验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固定容积的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3H2$?_{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起始时加入的N2、H2、NH3均为2mol,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NH3的物质的量为3mol,求:
(1)这5分钟内用N2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请写出计算过程).
(2)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浓度:0.25mol/L;平衡时容器的压强为初始时的$\frac{5}{6}$(填“几分之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用做分析试剂及鞣革还原剂.它受热、遇酸易分解.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说明:a中盛放稀硫酸;b中盛放Na2SO3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蒸馏烧瓶
(2)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2H+=SO2↑+H2O
(3)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是S.
(4)d中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的反应有2NaOH+SO2=Na2SO3+H2O、2NaOH+CO2=Na2CO3+H2O或2NaOH+H2S=Na2S+2H2O
(5)试验中要控制SO2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控制反应的温度或硫酸的滴加速度(写出两条).
(6)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若通入的SO2过量,则溶液显酸性,硫代硫酸钠会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以CO2为碳源制取低碳有机物成为国际研究焦点,CO2加氢可制取乙醇.
(1)H2(g)和CH3CH2OH(l)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kJ•mol-1和-1365.5kJ•mol-1,下面为CO2加氢制取乙醇的反应:2CO2(g)+6H2(g)?CH3CH2OH(l)+3H2O(l)△H=-349.3kJ•mol-1
(2)写出反应2CO2(g)+6H2(gC?H3CH2OH(g)+3H2O(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frac{c(C{H}_{3}C{H}_{2}OH)•{c}^{3}({H}_{2}O)}{{c}^{2}(C{O}_{2})•{c}^{6}({H}_{2})}$在一定压强下,测得该反应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CO2转化率
$\frac{n({H}_{2})}{n(C{O}_{2})}$
500K600K700K800K
1.545332012
2.060432815
3.083623722
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K值减小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他条件不变,提高氢碳比[n(H2)/n(CO2)],K值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密闭容器中,按H2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进行投料,在5MPa下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各种物质的体积分数(y%)如图所1示.

完成下列填空:
①表示CH3CH2OH体积分数曲线的是Ⅳ(选填序号)
②其他条件恒定,如果想提高CO2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反应条件是b(选填编号);达到平衡后,能提高H2转化率的操作是ac(选填编号)
a.降低温度     b.充入更多的H2
c.移去乙醇   d.增大容器体积
③图1中曲线Ⅱ和Ⅲ的交点a对应的体积分数ya=18.75%
(4)如图2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则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H3CH2OH+H2O-4e-=CH3COOH+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1)草酸(H2C2O4,其中H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H2C2O4+2MnO4 -+6H+--2Mn2++10CO2↑+8H2O
①补充并配平上述方程式;
②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MnO4-,氧化产物是CO2
③若消耗18g H2C2O4,则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NA,生成的CO2气体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的白色沉淀的质量为40gg.
(2)请用双线桥标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
(3)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As2S3、HNO3、H3AsO4、S、NO2、H2O.
请将As2S3之外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入以下空格内.As2S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情况,下列反应中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过量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反应
B.过量的氢气与少量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C.过量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
D.过量氨水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A、B、C、D为四种可溶性的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_{3}^{-}$、SO${\;}_{4}^{2-}$、Cl-、CO${\;}_{3}^{2-}$中的一种.(离子在物质中不能 重复出现)
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②若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 逸出.根据①②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
(1)ABaCl2,BAgNO3
(2)写出盐酸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
(3)写出C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OH-+Ba2++SO42-=Cu(OH)2↓+BaSO4↓.
(4)C溶液中阴离子的检验方法:取少量C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C中阴离子为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某可逆反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加
B.已知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则石墨转变为金刚石需要放热
C.盐酸与某强碱中和放出的热量随反应物的用量改变而改变,但中和热不变
D.S(s)+O2(g)═SO2(g)△H3S(g)+O2(g)═SO2(g)△H4△H3<△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