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分)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2 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填编号字母)称量。

A.小烧杯中    B.洁净纸片上    C.托盘上

(2)滴定时,用0.2000 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________(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D.甲基红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

体积(mL)

标准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

(mL)

滴定后的刻度

(mL)

第一次

10.00

0.40

20.50

第二次

10.00

4.10

24.00

(5)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________。

②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 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________。

 

【答案】

(1)A'(2)B'(3)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便于观察锥形瓶内液体颜色的变化,减小滴定误差

(4)0.4000'97.56%'(5)①偏高'②偏高

【解析】(1)称量氢氧化钠等易潮解、腐蚀性强的试剂时,样品应放在小烧杯中;(2)酸碱中和滴定时,一般应选甲基橙、酚酞、甲基红等颜色变化较明显的指示剂,石蕊在酸或碱溶液中颜色比较淡,颜色变化不明显,易造成误差;(4)根据c待测=分别求第一、二次的值,再求平均值,解得c(NaOH)=0.4000 mol·L1;(5)①中V偏大,故浓度偏高;②中V偏大,c待测也偏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8分)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2 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填编号字母)称量。

A.小烧杯中    B.洁净纸片上    C.托盘上

(2)滴定时,用0.2000 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________(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D.甲基红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

体积(mL)

标准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

(mL)

滴定后的刻度

(mL)

第一次

10.00

0.40

20.50

第二次

10.00

4.10

24.00

(5)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________。

②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 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专题综合测试(苏教版) 题型:实验题

(8分)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2 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填编号字母)称量。
A.小烧杯中    B.洁净纸片上    C.托盘上
(2)滴定时,用0.2000 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________(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D.甲基红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
体积(mL)
标准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
(mL)
滴定后的刻度
(mL)
第一次
10.00
0.40
20.50
第二次
10.00
4.10
24.00
(5)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________。
②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 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8分)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g/100 mL)。

Ⅰ.实验步骤:

(1)量取10.00 mL食用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 mL________(填仪 器名称)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2)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________作指示剂。

(3)读取盛装0.100 0 mol/L 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_ mL。

(4)滴定。当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时,停止滴定,并记录NaOH溶液的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Ⅱ.实验记录: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mL)

1

2

3

4

V(样品)

20.00

20.00

20.00

20.00

V(NaOH)(消耗)

15.95

15.00

15.05

14.95

 

Ⅲ.实验处理:

(1)某同学在处理数据时计算得:

平均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V=(15.95+15.00+15.05+14.95)/4 mL=15.24 mL。

指出他的计算的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      _                            _

(2)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大的是(填写序号)________。

a.碱式滴定管在滴定时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

d.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溅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福建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 15 分)

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发生装置如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人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人浓盐酸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

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丙方案:与已知量CaCO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3质量。

丁方案:与足量Zn 反应,测量生成的H2体积。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① 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② 进行乙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倍数后作为试样。

a.量取试样20.00 mL,用0 . 1000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2.00mL,该次滴定测得试样中盐酸浓度为          mol·L-1

b.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

③ 判断丙方案的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已知:Ksp(CaCO3 ) = 2.8×10-9、Ksp(MnCO3 ) = 2.3×10-11

④ 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

(i) 使Y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    转移到   中。

(ii)反应完毕,每间隔1 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是_(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