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将0.1mol/L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  )
A.CH3COOH电离程度变大B.溶液pH减小
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D.溶液中c(H+)减小

分析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导电能力减弱,溶液中c(H+)减小;CH3COOH溶液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导电能力增强,溶液中c(H+)减小.

解答 解:A、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故A错误;
B、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的PH增大,CH3COOH溶液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的pH增大,故B错误;
C、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故C错误;
D.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但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氢离子浓度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重点考查离子浓度以及同离子效应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注意总结影响因素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红磷与氯气反应时,当生成PCl3和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参加反应的红磷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提示:2P+3Cl2$\frac{\underline{\;点燃\;}}{\;}$2PCl3  2P+5Cl2$\frac{\underline{\;点燃\;}}{\;}$2PCl5)(  )
A.6:11B.2:3C.2:5D.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时,会使所配的溶液的溶质发生变化的是(  )
①NaOH  ②AgNO3 ③Na2CO3 ④NaBr ⑤KI.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④⑤C.只有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运用元素周期表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是(  )
A.BeCl2为共价化合物
B.At2为无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强,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
C.硫酸钡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一种无色液态有机物具有下列性质:
①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②与碳酸钠反应,放出气体  ③其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7
(1)推断该有机物属于哪一类有机化合物羧酸.
(2)计算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
(3)写出该有机物可能有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CH3CH2-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陈述中,Ⅰ、Ⅱ都正确且两者间具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
选项陈述Ⅰ陈述Ⅱ
A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明矾可作自来水消毒
BFe3+有氧化性FeCl3溶液可用于溶解回收旧电路板
中的铜
CNH4Cl受热分解加热可将Ca(OH)2和NH4Cl固体混合物分离
DSO2具有氧化性SO2可用于漂白纸浆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NO是一种剧毒气体,但近年来发现许多生物体组织中存在少量NO,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因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
(1)写出自然界形成NO的化学方程式:N2+O2$\frac{\underline{\;放电\;}}{\;}$2NO.
(2)NO在大气层中可发生反应:
NO+O3═NO2+O.①
NO2+O═NO+O2.②
上述反应①中,NO是还原剂,上述反应②中,NO是还原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下:

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A的单质不能把金属元素B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一定可以说明金属性:A<B
B.根据反应2C+SiO2$\frac{\underline{\;高温\;}}{\;}$Si+2CO↑,可说明C的非金属性比Si强
C.周期表中第n周期第n主族的元素均为金属
D.按照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非金属元素最多为2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