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1)对于0.2mol•L-1的Ba(NO32溶液,Ba2+和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2L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之比为1:2.
(2)在VL硫酸铝溶液中,含有mgAl3+,则这种溶液中SO42-物质的量浓度是$\frac{m}{18V}$mol/L.

分析 (1)溶液中离子浓度=溶质浓度×离子数计算,2L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之比等于离子物质的量之比;
(2)硫酸铝的化学式为Al2(SO43,根据n=$\frac{m}{M}$计算出mg 铝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frac{n}{V}$计算出铝离子的浓度,最后根据硫酸铝的化学式分别计算出硫酸铝、磷酸根离子的浓度.

解答 解:(1)对于0.2mol•L-1的Ba(NO32溶液,Ba2+和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0.2mol/L:0.2mol/L×2=1:2,2L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之比为钡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数之比=1:2,
故答案为:1:2,1:2;
(2)mg Al3+的物质的量为:n(Al3+)=$\frac{mg}{27g/mol}$=$\frac{m}{27}$mol,
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Al3+)=$\frac{\frac{m}{27}mol}{VL}$=$\frac{m}{27V}$mol/L,
根据硫酸铝的化学式Al2(SO43可知,c(SO42-)=$\frac{3}{2}$c(Al3+)=$\frac{m}{27V}$mol/L×$\frac{3}{2}$=$\frac{m}{18V}$mol/L,故答案为:$\frac{m}{18V}$mol/L.

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Fe2+、SO42-、NO3-
B.某无色溶液中:Mg2+、ClO-、SO42-、Fe2+
C.能使KSCN变红的溶液中:NH4+、Na+、SiO32-、HCO3-
D.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mol/L的溶液中:Al3+、SO42-、NO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将海水淡化后,从剩余的浓海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可以生产其他产品.
(1)Cl2可以氧化浓海水中的Br-,用空气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纯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Br2+Na2CO3+H2O→NaBr+NaBrO3+NaHCO3(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则吸收1mol Br2时,该反应转移的电子为$\frac{5}{3}$mol.
(2)精制浓海水可以得到纯净的饱和食盐水,向其中加入碳酸氢铵可制备碳酸氢钠.
①NaCl的电子式是_.
②上述制备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是NaCl+NH4HCO3═NaHCO3↓+NH4Cl_.
③为测定制得的碳酸氢钠的纯度,可称量a g碳酸氢钠样品(含少量NaCl)溶于足量盐酸,蒸干溶液后灼烧,剩余固体质量为b g.样品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是$\frac{84(a-b)}{25.5a}$×100%(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3)海水提取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图:
浓海水中的有关成分如下:
离子Na+Mg2+Cl-SO42-
浓度/(g•L-163.728.8144.646.4
产品2的化学式为Mg(OH)2;1L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2的质量为69.6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I2+SO2+2H2O=H2SO4+2HI.
(2)实验前欲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可以采取的操作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止水夹a和b,关闭止水夹c,用手捂热(或微热)圆底烧瓶A,若C中有气泡冒出,移开手掌(或热源)后,C处导管内有水上升,则证明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因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②(用操作编号填写)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
(4)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品红溶液褪色;
(5)当D中产生进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不变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而不是SO2
(6)装置D的作用为除去SO2并检验SO2已被除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镁铝合金已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机械制造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为测定一镁铝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课外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列三个实验方案.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方案一“反应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2++2OH-=Mg(OH)2↓,Al3++4OH-=AlO2-+2H2O.
(2)方案二与方案三产生的气体体积不同.现测得两方案气体体积相差224mL(折算成标准状况).试计算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
(3)若方案三中,取用NaOH溶液的体积为50mL,则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是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2NO2?2NO+O2反应.反应过程中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状况如图所示.
(1)若曲线A和B表示的是该反应在某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状况,则该不同条件是B.
A.有、无催化剂    B.温度不同      C.压强不同        D.V值不同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k=$\frac{{c}^{2}(NO)•c({O}_{2})}{{c}^{2}(N{O}_{2})}$,并比较K800℃<K850℃(填“>”、“<”或“=”).
(3)在图上作出在A条件下NO的变化曲线,并求算在B条件下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氧气的反应速率
v(O2)=$\frac{0.025}{V}$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子的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原子核越远
B.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即是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排有8个电子
D.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1)0.25molCO2是11g,含0.25NA或1.504x1023个分子,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为5.6L,所含氧原子数和12.25g硫酸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
(2)如果将该质量的硫酸溶于水配成500ml的溶液,则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3)如果从这500ml的硫酸溶液中取100ml稀释成500ml溶液,则此时溶液中的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氯元素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某同学探究Cl2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把Cl2通入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H2O?HCl+HClO.
(2)用氯水进行如下表实验:
实验      操作        现象
把氯水点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向氯水中滴加足量AgNO3溶液,不断振荡ⅰ.有白色沉淀生成
ⅱ.稍后,溶液变为无色
①实验Ⅰ的现象说明,氯水具有的性质是酸性、强氧化性或漂白性.
②实验Ⅱ:a.ⅰ现象的白色沉淀是AgCl.
b.综合ⅰ、ⅱ现象,该同学推测实验Ⅱ发生的反应为:
Cl2+AgNO3+H2O=HNO3+AgCl↓+HClO(将反应补充完整)
③为探究实验Ⅰ中试纸褪色的原因及Ⅱ中另一种反应产物,该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c.将少量稀硝酸点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未褪色;
d.…
上述实验d的方案是取实验Ⅱ中ⅱ的无色溶液,点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褪色.
(3)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最初,人们直接用氯气作漂白剂,但使用起来不方便,效果也不理想.经过多年的实验、改进,才有了今天常用的漂白粉.
①你认为“使用起来不方便,效果也不理想”的原因是氯气的溶解度不大,且生成的HClO不稳定,难保存.
②科研人员以氯气、石灰石、水为原料制取漂白粉,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CaO+CO2↑,CaO+H2O=Ca(OH)2,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