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已知溶液中是否有沉淀析出可以用溶度积(Ksp)和溶液中对应离子浓度的积的大小来判断,Ksp只与物质本性和温度有关.如存在AmBn(s)═mAn+nBm,其Ksp(AmBn)=3×10-8,若溶液中K=c(Anm×c(Bmn的值大于Ksp(AmBn)=3×10-8,便会有AmBn析出.现将2.5mL 0.0001mol•L-1NaCl和2.5mL 0.001mol•L-1K2CrO4形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mL 0.0001mol•L-1AgNO3溶液.试通过计算确定何者出现沉淀?(假设混合后偶溶液的总体积为10mL)[已知Ksp(AgCl)=3.2×1010-10,Ksp(AgCrO4)=5×10-12](提示:Ag2CrO4═2Ag++CrO42

分析 根据混合溶液中的数据,计算AgCl的K=c(Ag+)×c(Cl-),Ag2CrO4的K=c2(Ag+)×c(CrO42-),再与Ksp(AgCl)、Ksp(Ag2CrO4)比较大小后确定谁先沉淀.

解答 解:在混合溶液中,AgCl的K=c(Ag+)×c(Cl-)=5×10-5×2.5×10-5=1.25×10-9>Ksp(AgCl)=3.2×10-10,此时有AgCl沉淀析出;
Ag2CrO4的K=c2(Ag+)×c(CrO42-)=(5×10-52×2.5×10-4=6.25×10-13 <Ksp(AgCrO4)=5×10-12,此时没有AgCrO4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有AgCl沉淀析出.

点评 本题考查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若溶液中K=c(Anm×c(Bmn的值大于Ksp(AmBn),便会有AmBn析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司乐平”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临床药物,其有效成份M的结构简式如图1所示.
(1)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ac(填序号).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遇FeCl3溶液显紫色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1mol M完全水解生成2mol醇
(2)肉桂酸是合成M的中间体,其一种合线如图2:
 已知:(如图3所示)
①A的名称为甲苯.步骤I中B的产率往往偏低其原因是反应中有一氯取代物和三氯取代物生成.
②步骤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步骤 III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④肉桂酸的结构简式为
⑤C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苯环上有一个甲基的酯类化合物有9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1)在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则该溶液的pH为2或12.
(2)已知在100℃的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1×10-12,该温度下,将pH=10的苛性钠溶液aL与pH=1的稀硫酸bL混合(假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试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种溶液的体积比.
①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10:1;
②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9: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其中重要的一步是催化氧化(生产中保持恒温恒容条件):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1)生产中为提高反应速率和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A.向装置中充入O2              B.升高温度
C.向装置中充入N2              D.向装置中充入过量的SO2
(2)500℃时,将10mol SO2和5.0mol O2置于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中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min)2468
n(SO3)/(mol)4.28.09.49.4
①反应前4分钟的平均速率v(O2)=0.5mol/(L.min).
②5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636.3.
(3)恒温恒压,通入3mol SO2 和2mol O2及固体催化剂,平衡时容器内气体体积为起始时的90%.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在相同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 5mol SO2、3.5mol O2、1mol SO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第一次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94.9kJ
B.两次平衡SO2的转化率相等
C.两次平衡时的O2体积分数相等
D.第二次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等于$\frac{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
t℃70080083010001200
K0.60.91.01.72.6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O)•c({H}_{2}O)}{c(C{O}_{2})•c({H}_{2})}$.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c.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d.c(CO2)=c(CO)
(3)若 830℃时,向容器中充入1mol CO、5mol H2O,反应达到平衡后,其化学平衡常数K等于1.0(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4)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O2和1molH2充分反应达平衡时,CO平衡浓度为0.25mol/L,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830℃.
(5)若在(4)所处的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O2和3molH2充分反应达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为1.8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B.
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
(2)现有甲、乙、丙、丁四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
①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 FeCl3饱和溶液,用玻璃棒搅拌,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正确.
②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不正确.
(3)怎样检验制备的物质是否为胶体?利用丁达尔效应:让一束光线通过制得的Fe(OH)3胶体,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已经制得胶体.
(4)取少量你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NH42SO4溶液,现象是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
(5)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B.
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粒带正电荷C.胶粒作布朗运动       D.胶粒能透过滤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用铁粉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增加稀硫酸用量B.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C.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D.用铁片代替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不考虑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Z>X>W
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C.化合物XZW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D.Y的氧化物能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铜在自然界存在于多种矿石中.
(Ⅰ)以硅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SiO3•2H2O,含少量SiO2、FeCO3、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Fe3+、Cu2+和Fe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6.7和9.7.
(1)“溶浸”中CuSiO3•2H2O和H2S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iO3•2H2O+H2SO4=CuSO4+H2SiO3+2H2O.
(2)“溶浸”中,选取浓度为20% H2SO4为浸出剂,铜的浸出率与浸出时间的关系见图2.由图2可得,随着浸出时间的增长,铜的浸出率相应增加;浸出时间超过24小时后,铜的浸出率变化不是很明显(至少写一条变化规律).
(3)“除杂”中,加入MnO2的作用是2Fe2++MnO2+4H+=2Fe3++2H2O+Mn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除杂”中需在搅拌下加入石灰乳以调节溶液的pH到3~4,沉淀部分杂质离子,分离得滤液.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H)3
(4)据报道:“生态马路”是在铺设时加入一定量的TiO2,TiO2受太阳光照射后,产生的电子被空气或水中的氧获得,生成H2O2.H2O2能清除路面空气中的CxHy、CO等,其主要是利用了H2O2的氧化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5)某研究小组用如图3装置模拟“生态马路”的部分原理并测定CO的转化效率(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B装置中的药品名称为浓硫酸,若通入2.24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CO气体和足量空气,最终测得装置C增重1.1g,则CO的转化率为25%.
②实验①中,当CO气体全部通入后,还要再通一会儿空气,其目的是保证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O2全部被碱石灰吸收,减小实验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