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萃取分液 | B. | 石油的分馏 | C. | 蒸发结晶 | D. | 钢铁腐蚀 |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萃取分液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石油的分馏是利用控制温度分离不同沸点范围的物质,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蒸发结晶是溶液中得到溶质固体,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钢铁腐蚀是形成的原电池反应,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 的化学式是C2H4 | B. | 该反应属于置换 | ||
C. | 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 D. | CO 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半径:X<Y<Z | |
B. | 非金属性:X>Y>Z | |
C. | q与s均为酸性氧化物 | |
D. | X 的单质与Y 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R | |
B. | 元素T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可能是强碱 | |
C. | Q的原子半径比T小 | |
D. | W和Q的原子序数相差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