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 )
A.钠与水的反应: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金属钠,用小刀切下绿豆粒大小的一粒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配制100 mL的质量分数10%的H2O2溶液:取一支规格为100 mL的量筒,先取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溶液33.3 mL,然后加水至100 mL刻度线
C.检验某浅绿色溶液中含有Fe2+: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血红色;再向其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
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然后更换一个接收容器,打开活塞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放出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
B.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与溶液、悬浊液区分
C.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
D.只有胶状的物质如胶水、果冻类的才能称为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合成氨的反应为:N2+3H22NH3+92.4KJ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现升高温度
使平衡发生移动,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正、逆反应速率(v)变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洗涤下列试管时,选用的试剂(括号中物质)不妥当的是 ( )
A.做过KMnO4分解反应实验的试管(浓盐酸)
B.做过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试管(硝酸)
C.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氨水)
D.做过Na2S2O3与稀硫酸反应的试管(二硫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会发生安全事故的是 ( )
A.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把产生的气体直接点燃,观察燃烧现象
B.把消石灰与NH4Cl固体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用导管直接通入水中制取浓氨水
C.取用少量白磷时,应在水中切割白磷,剩余的白磷立即放回原试剂瓶中
D.做完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后的试管,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
中反应发生的是( )
| ①中实验 | ②中现象 |
A | 铁粉与水蒸气加热 | 肥皂水冒泡 |
B | 加热NH4Cl和Ca(OH)2混合物 | 酚酞溶液变红 |
C | NaHCO3固体受热分解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D | 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 | Br2的CCl4溶液褪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
目的的是 ( )
选项 | 实验目的 | 玻璃仪器 |
A | 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 | 分液漏斗、烧杯 |
B | 用pH=1的盐酸配制100 mL pH=2的盐酸 | 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
C | 用溴水、淀粉 | 试管、胶头滴管 |
D | 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制备并收集NH3 | 酒精灯、烧杯、导管、集气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