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3v正(N2)=v正(H2) | B. | v正(N2)=v逆(NH3) | C. | 2v正(H2)=3v逆(NH3) | D. | v正(N2)=3v逆(H2) |
分析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同一物质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同一物质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
A.两种物质都是正反应速率,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3v正(N2)=v正(H2),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当2v正(N2)=v逆(NH3)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当v正(N2)=v逆(NH3)该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当2v正(H2)=3v逆(NH3),反应方向相反且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当3v正(N2)=v逆(H2)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当v正(N2)=3v逆(H2)时该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判断,为高频考点,判断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反应方向必须相反,且各物质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必须等于其计量数之比,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r2>Fe3+>I2 | B. | I->Fe2+>Br- | C. | Br2>I2>Fe3+ | D. | Fe3+>I2>Br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e3+、NH${\;}_{4}^{+}$、Cl-、H+ | B. | Fe2+、H+、CO${\;}_{3}^{2-}$、Cl- | ||
C. | Fe3+、OH-、SO${\;}_{4}^{2-}$、Cl- | D. | Fe2+、Ca2+、NO${\;}_{3}^{-}$、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金属钠的制取:2NaCl(熔融)$\stackrel{通直流电}{→}$2Na+C12↑ | |
B. | 金属镁的制取:MgO+CO$\stackrel{加热}{→}$Mg+CO2 | |
C. | 金属铬的制取:Cr2O3+2Al$\stackrel{高温}{→}$2Cr+Al2O3 | |
D. | 金属汞的制取:2HgO$\stackrel{加热}{→}$2Hg+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满加新制的氯水 |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
⑥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F.生成淡黄色沉淀. |
实验内容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实验现象(填A~F)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