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①以下表格中实验记录正确的是C
②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以后,再加入以下AB物质可以改变实验现象
A.NH3         B.Cl2          C.H2         D.HCl
实验
记录A无色无色无现象无色溶液
B红色无色白色沉淀白色沉淀
C红色无色无色溶液白色沉淀
D无色无色无色溶液无色溶液

分析 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性,能够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溶液显酸性,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与碱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具有还原性,水溶液中能够被氧化剂氧化生成硫酸根,硫酸根离子遇到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据此解答.

解答 解:①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性,能够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溶液显酸性,所以紫色石蕊变红;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
亚硫酸酸性弱酸盐酸,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故得不到白色沉淀;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碱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所以产生白色的亚硫酸钡沉淀;
故选:c;
②A.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以后,再通入氨气,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与亚硫酸反应生成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现象改变,故A选;
B.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与二氧化硫、水反应生成硫酸,硫酸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现象改变,故B选;
C.氢气不溶于水,且与二氧化硫不反应,通入氢气,现象不改变,故C不选;
D.氯化氢、二氧化硫、氯化钡不反应,所以通入氯化氢,现象不改变,故D不选;
故选:A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漂白性、还原性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兴奋剂是体育比赛中禁用的药物,曾获得2013年欧洲冬季锦标赛4×400米接力银牌的俄罗斯运动员科特尔雅洛娃,近日被查出使用含有兴奋剂成分的药物.有一种兴奋剂的结构如图.关于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能发生酯化反应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C.既能发生还原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
D.1 mol 该物质最多跟5mol氢气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62g白磷中含有2NA个白磷分子
B.1L 0.2mol/L Ba(NO32溶液中含有0.2NA个NO3-
C.标准状况下,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当有4mol HCl被氧化时,生成2NA Cl2
D.25℃时,pH=7的NH4Cl和NH3•H2O的混合溶液中,0H-数10-7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XY
ZWQ
A.由Y与W形成的氧化物溶于水一定是强酸
B.X与Y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
C.Z与Q形成的物质能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D.X和Y均存在同素异形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分子式为C5H12O的所有醇中,被氧化后可产生饱和一元醛最多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宇宙飞船上的氢氧燃料电池,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碳制成(如图),其电池反应为:2H2+O2=2H2O,则a为负极;写出该电池负极电极反应:2H2-4e-+4OH-=4H2O,若电解质溶液改为硫酸时,写出该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O2+4e-+4H+=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溴苯B.对二甲苯C.丙炔D.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己知A、B、C、D的原子序数都不超过18,它们的离子aA(n+l)+bBn+、.cC(n+l)-dDn-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a>b>c>dB.离子半径:C(n+1)->Dn->A(n+1)+>Bn+
C.单质还原性:B>A,氧化性:D>CD.原子半径: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CO和H2的混合气体俗称合成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气,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水进行高温重整制备合成气.
(1)用甲烷与水蒸气制备合成气,每生成1mol合成气,需要供给51.5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H2O(g)═CO(g)+3H2(g)△H=+206KJ/mol.
(2)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40mol CH4和0.60mol 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测得CH4和H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浓度(mol/L)
物质
时间/min
01234
CH40.20.130.10.10.09
H200.210.30.30.33
①该反应第一次达平衡时的平衡常数K=0.135.
②3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是升高温度或增大H2O(g)的浓度或减小CO的浓度(只填一种条件的改变即可).
(3)已知一定压强下,温度、投料比X[$\frac{n(C{H}_{4})}{n({H}_{2}O)}$]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的两条曲线所示投料比的关系X1>X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