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物质之间的变化:请填写以下空白: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写出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CuCO3•Cu(OH)2$\frac{\underline{\;\;△\;\;}}{\;}$2CuO+CO2↑+H2O↑.
(2)写出明矾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4OH-═AlO2-+2H2O.
(3)写出过量F通入A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AlO2-+CO2(过量)+2H2O=Al(OH)3↓+HCO3-
(4)每生成1mol D(固体),同时生成0.75 molE.

分析 明矾主要成分为KAl(SO42,能够电离出A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孔雀石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产物二氧化碳能够和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工业冶炼铝2Al2O3(熔融)$\frac{\underline{\;电解\;}}{\;}$4Al+3O2↑.所以A为NaAlO2,B为Al2O3,F为CO2,G和D都是固体,D为Al,G为CuO,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明矾主要成分为KAl(SO42,能够电离出A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孔雀石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产物二氧化碳能够和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工业冶炼铝2Al2O3(熔融)$\frac{\underline{\;电解\;}}{\;}$4Al+3O2↑.所以A为NaAlO2,B为Al2O3,F为CO2,G和D都是固体,D为Al,G为CuO,
(1)CuCO3•Cu(OH)2分解生成CuO、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uCO3•Cu(OH)2$\frac{\underline{\;\;△\;\;}}{\;}$2 CuO+CO2↑+H2O↑,故答案为:CuCO3•Cu(OH)2$\frac{\underline{\;\;△\;\;}}{\;}$2 CuO+CO2↑+H2O↑;
(2)明矾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故答案为:Al3++4OH-═AlO2-+2H2O;
(3)F为CO2,A为NaAlO2,过量F通入A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过量)+2H2O=Al(OH)3↓+HCO3-
故答案为:AlO2-+CO2(过量)+2H2O=Al(OH)3↓+HCO3-
(4)根据电解方程式2Al2O3(熔融)$\frac{\underline{\;电解\;}}{\;}$4Al+3O2↑,每生成1mol Al,同时生成0.75molO2,故答案为:0.75.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明矾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的产物能够与孔雀石分解的产物生成沉淀为推断的突破口,侧重Al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种新型乙醇电池用磺酸类质子作溶剂,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电池示意图如图.下面对这种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极为电池的负极
B.当1mol乙醇被氧化转移12NA个电子
C.电池工作时电流由a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b极
D.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普通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中盛碳酸氢钠溶液,其化学反应的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Al3++3HCO3-═Al(OH)3↓+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化合物Ⅰ(C11H12O3)是制备液晶材料的中间体之一,其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酯基.
Ⅰ可以用E 和H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已知: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②RCH=CH2$→_{②H_{2}O_{2}/OH-}^{①B_{2}H_{6}}$RCH2CH2OH
③化合物F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④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1)A的化学名称为2-甲基-2-氯丙烷;
(2)D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O;
(3)I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下列反应的类型:A→B:消去;C→D:氧化
(5)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
(6)I的同系物J比I相对分子质量小14,J能同时满足如下条件: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能和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若J的一个同分异构体发生银镜反应并酸化后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1,写出J的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向100mL 3mol/L的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测得最后溶液的PH>7.
(1)此时溶液的溶质若是单一成分,可能是Na2CO3或NaHCO3
(2)在上述所得溶液中,逐滴缓慢滴加1mol/L的盐酸,所得气体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
(不考虑溶解于水)关系如图所示.
①B点时,产生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0mL
②B点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75mol/L(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1)已知H-H 键能为436kJ•mol-1,H-N键键能为391kJ•mol-1,根据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92.4kJ•mol-1.则N≡N键的键能是945.6kJ•mol-1
(2)事实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B.
A.C(s)+H2O(g)═CO(g)+H2(g)△H>0
B.2H2(g)+O2(g)═2H2O(1)△H<0
C.NaOH(aq)+HC1(aq)═NaC1(aq)+H2O(1)△H<0
(3)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O2+4e+2H2O=4OH
(4)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将你设计的原电池通过导线与图中电解池相连,其中为 a电解液,X和Y均为惰性电极,则
①若a为CuSO4溶液,则电解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uSO4+2H2O$\frac{\underline{\;电解\;}}{\;}$2Cu+O2↑+2H2SO4
②若电解含有0.04molCuSO4和0.04molNaCl的混合溶液400ml,当阳极产生的气体672mL(标准状况下)时,溶液的pH=1(假设电解后溶液体积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A、B、C三种物质的分子式都是C7H8O,若滴入FeCl3溶液,只有C呈紫色,且C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若投入金属钠,只有B没有变化.写出A、B、C的结构简式: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Cl2↑+H2↑+2OH-
B.浓硝酸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Fe+3NO3-+6H+$\frac{\underline{\;\;△\;\;}}{\;}$Fe3++3NO2↑+3H2O
C.0.01mol/L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
D.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少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乙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乙酸都采用甲醇与CO反应来制备.某实验小组在一个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0.20mol CH3OH和0.22mol CO气体,发生反应CH3OH(g)+CO(g)?CH3COOH(l),测得甲醇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曲线Ⅰ表示在5个不同温度下,均经过5min时测得的甲醇的转化率变化曲线,曲线Ⅱ表示不同温度下甲醇的平衡转化率变化曲线,已知在T2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刚好为2L.

已知:2CO(g)+O2(g)═2CO2(g)△H=-560kJ.mol-1
2CH3OH(g)+3O2(g)═2CO2(g)+4H2O(l)△H=-1530kJ.mol-1
CH3COOH(l)+2O2(g)═2CO2(g)+2H2O(l)△H=-870kJ.mol-1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求工业制乙酸反应:CH3OH(g)+CO(g)?CH3COOH(l)△H=-175kJ•mol-1,该反应在低温(“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条件下为自发反应.
(2)在T2温度时,从反应开始至5min时,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乙酸的化学反应速率
为0.024mol•min-1
(3)在温度为T2时,列式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500;在T3温度下,C点时,ν(填“>”、“<”或“=”).
(4)曲线Ⅰ在T1~T2阶段,甲醇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升高的原因是反应未达平衡状态,故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甲醇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在温度为T2时,往上述已达到平衡的恒压容器中,再在瞬间通入0.12mol CH3OH和0.06molCO混合气体,平衡的移动方向为不移动(填“向左”或“向右”或“不移动”),理由是加入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与原平衡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相等,体积变为4L,Qc=Qc=$\frac{1}{\frac{0.2}{4}×\frac{0.16}{4}}$=500=K
(6)在温度为T1时,乙酸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2所示.当时间到达t1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到T3,并维持该温度.请在图2中画出t1时刻后乙酸物质的量的变化总趋势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