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B.消石灰与氯化铵固体混合
C.镁条与稀盐酸反应D.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共热

分析 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

解答 解: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是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
B、消石灰与氯化铵固体混合属于吸热反应,故B正确;
C、镁条与稀盐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C错误;
D、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共热是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吸热反应,抓住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对于特殊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来解答此类习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2g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O2-数为NA
B.46gNO2和46gN2O4中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A
C.标准状况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的氟原子数为1.5NA
D.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4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B.氯化钠的分子式:NaCl
C.F-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2s22p5
D.D216O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10.6g Na2CO3中有0.2mol钠原子,有0.1NA个碳原子,有0.3NA个氧原子,有5.2mol电子,有5.2NA个质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由可逆反应测绘出图象如下,纵坐标Y为生成物在平衡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含量,下列对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一定为放热反应B.逆反应为体积缩小的反应
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值减小D.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氧气的体积约为22.4L
B.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约为22.4L
C.1mol任何气体,只有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才约为22.4L
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25℃时,将VamLpH=1的硫酸溶液与VbmLpH=12的氢氧化钾溶液混合恰好呈中性,则Va:Vb=1: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所含原子总数为NA
B.质量均为7.8 g的Na2S、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均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Cl2通入足量H2O,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1NA
D.常温下,浓度为0.01mol/L的Na2CO3溶液中CO32-的数目为0.01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已知A、B、C、D、E、F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递增.B原子的P轨道半充满,形成氢化物的沸点是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最低的.D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3P轨道全充满.A+比D原子形成的离子少一个电子层.C与A形成A2C型离子化合物.E的原子序数为31,F与B属同一主族,E与F形成的化合物常用于制造半导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a<S<P<Cl(用元素符号表示).
(2)化合物BD3的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
(3)上海世博会场馆,大量的照明材料或屏幕都使用了发光二极管(LED),其材料是E与F形成的化合物甲(属于第三代半导体),用它制造的灯泡寿命是普通灯泡的100倍,而耗能只有其10%.化合物甲的晶胞结构如图(白球代表F,黑球代表E).试回答:
①该晶胞中所包含的F原子(白色球)个数为4.
②与同一个E原子相连的F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A.该晶胞结构与NaCl相同   B.半导体EB与EF互为等电子体
C.电负性:F>E             D.EF晶体中含有配位键
④(CH33E中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
⑤该晶体中紧邻的F原子之间与紧邻的F、E两原子之间距离的比值为$\frac{2\sqrt{6}}{3}$(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