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等质量的甲醇、甲醛、甲酸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依次递减 | |
B. |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一段时间,然后加入过量Na0H中和后,滴加几滴碘水,无明显现象,说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 |
C. | 总质量一定时,乙炔和乙醛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消耗氧气量或生成CO2量不变 | |
D. | 丙烯酸(CH3=CH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
分析 A.设质量均为m,甲醇、甲醛、甲酸分别看作CH2.H2O、C.H2O、CO.H2O,结合有机物燃烧规律可知,消耗氧气分别为$\frac{m}{32}$×(1+$\frac{2}{4}$)、$\frac{m}{30}$、$\frac{m}{46}$×(1-$\frac{1}{2}$);
B.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淀粉遇碘变蓝;
C.乙炔中含C量为92.3%,乙醛中含C量为$\frac{12×2}{12×2+4+16}$×100%=54.5%;
D.含双键数目不同,但与氢气加成后均为饱和一元羧酸.
解答 解:A.设质量均为m,甲醇、甲醛、甲酸分别看作CH2.H2O、C.H2O、CO.H2O,结合有机物燃烧规律可知,消耗氧气分别为$\frac{m}{32}$×(1+$\frac{2}{4}$)、$\frac{m}{30}$、$\frac{m}{46}$×(1-$\frac{1}{2}$),则甲醛消耗氧气最多,故A错误;
B.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淀粉遇碘变蓝,则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一段时间,然后加入过量Na0H中和后,滴加几滴碘水,无明显现象,说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故B正确;
C.乙炔中含C量为92.3%,乙醛中含C量为$\frac{12×2}{12×2+4+16}$×100%=54.5%,则等质量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不同,故C错误;
D.含双键数目不同,但与氢气加成后均为饱和一元羧酸,则丙烯酸和山梨酸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组成、性质、有机反应、同系物及高分子判断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综合性较强,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外电源负极为A极 | |
B. | 阳极的电极反应:2CH3OH+CO-2e-═(CH3O)2CO+2H+ | |
C. | H+从右向左通过质子交换膜 | |
D. | 电解槽中添加少量烧碱有利于导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标准溶液时其中混有Na2O杂质 | |
B. |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 |
C. | 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 |
D. | 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碱式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 |
B. | 乙醇和2-丙醇(![]() | |
C. | 等质量的乙酸和葡萄糖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 | |
D. | 淀粉、纤锥素、蔗糖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且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标准状况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数目为1.5NA个 | |
B. | 1 mol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个 | |
C. | 1L,1mol/L CH3COOH溶液中,所含CH3COO-、CH3COOH的总数为NA个 | |
D. | 6.0g SiO2晶体中含有0.1NA个SiO2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