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 吸收NH3制取Al(OH)3 | |
B. | ![]() 在不断搅拌下分离Al(OH)3和NH4Cl溶液 | |
C. | ![]() 制取NH3 | |
D. | ![]() 蒸干NH4Cl溶液并灼烧制NH4Cl |
分析 A.导管在液面下,易发生倒吸;
B.Al(OH)3和NH4Cl溶液可利用过滤法分离,但不能搅拌;
C.浓氨水与CaO混合,可制备氨气;
D.灼烧氯化铵分解.
解答 解:A.导管在液面下,易发生倒吸,则图中装置不能吸收氨气,应使导管在液面上,故A错误;
B.Al(OH)3和NH4Cl溶液可利用过滤法分离,但不能搅拌,易捣破滤纸,操作失败,故B错误;
C.浓氨水与CaO混合,可制备氨气,则图中固体与液体混合制取气体的装置合理,故C正确;
D.灼烧氯化铵分解,应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制NH4Cl,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及实验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元素 | 有关信息 |
X | 元素主要化合价-2,原子半径为0.0074nm |
Y | 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 |
Z | 单质在X的单质中燃烧,产物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之一 |
D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 |
E | 单质是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其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被腐蚀或损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被鉴别的物质 | 鉴别物质(或鉴别方法) | 现象(填入序号即可) |
葡萄糖 | 新制氢氧化铜 | ④ |
淀粉 | 碘水 | ② |
蛋白质 | 浓硝酸 | ⑤ |
蛋白质 | 燃烧 | ① |
葡萄糖 | 银氨溶液 | 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 L 0.1 mol•L-1 CuSO4溶液中含有0.1NA个Cu 2+ | |
B. | 50 mL 18.4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 |
C. | 12 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C-C的个数为1.5NA | |
D. | 孤对电子对数均为NA的H2S和H2O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A | B | C | D | |
Ⅰ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Ⅱ | 碱石灰 | 硅胶 | 浓硫酸 | 无水氯化钙 |
Ⅲ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体积:④>①>②>③ | B. | 密度:②>③>①>④ | ||
C. | 质量:②>③>①>④ | D. | 氢原子数:①>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