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1)医院里检验糖尿病的方法是将病人尿液加入到CuSO4和NaOH的混合液中,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病人的尿中含有葡萄糖;
(2)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的试剂碘水.
(3)①用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CH2=CH2+HCl→CH3CH2Cl,该反应的类型是加成反应.
②用苯制备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类型是取代反应.

分析 (1)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可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悬浊液,与尿液混合,加热后,若产生红色沉淀,说明含有醛基,进而说明含有葡萄糖;
(2)检验淀粉完全水解成葡萄糖,须证明无淀粉存在,碘水遇到淀粉会变蓝,如果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没有变化 则说明水解完全,无淀粉;
(3)①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为加成反应,根据烯烃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卤代烃分析解答;
②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取代反应,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

解答 解:(1)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溶液呈碱性,醛基能被氢氧化铜氧化生成羧酸,同时生成砖红色氧化铜沉淀,将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病人的尿液含有醛基的物质葡萄糖,
故答案为:葡萄糖;   
(2)淀粉遇碘变蓝色,在已经水解的淀粉溶液中滴加几滴碘液,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溶液若不显色,则证明淀粉完全水解.
故答案为:碘水;
(3)①乙烯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烷,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Cl→CH3CH2Cl,该反应中乙烯的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与氢原子和氯原子结合生成氯乙烷,所以属于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CH2=CH2+HCl→CH3CH2Cl;加成反应;
②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苯中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所以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点评 本题考查了葡萄糖的性质、淀粉的水解程度的判断,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判断,明确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检验醛基的存在,抓住若证明完全水解,加入碘水不变蓝,注意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粒子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氨气分子的电子式:B.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C.氯气分子的结构式:Cl-ClD.H2O2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了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2+、SO42-,可选用Ba(OH)2、HCl和K2CO3三种试剂,按如下步骤操作:

(1)上述试剂中,B是K2CO3,C是HCl.
(2)操作Ⅱ的名称是蒸发结晶.
(3)加过量A时发生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ˉ=Mg(OH)2↓、Ba2++SO4=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NA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g乙烯和丙烯混合物中所含碳氢键数目为$\frac{a{N}_{A}}{7}$
B.常温常压下,18g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为8NA
C.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0.3NA
D.7.8g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不能说明有分子间作用力的存在的是(  )
A.碘升华B.HI气体受热分解
C.食盐熔化D.液氯汽化要吸收一定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水稀释0.1 mol/L的氨水,则溶液中$\frac{c(C{H}_{3}.{H}_{2}O)}{c(O{H}^{-})}$增大
B.在等体积等pH 的盐酸和醋酸两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相同锌粒,若只有一种溶液中的锌粒有剩余,则该溶液一定是盐酸
C.pH=3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升高相同的温度,pH均不变
D.两种氨水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2=10C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Cu2O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 KSCN 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血红色.
(2)若滴加 KSCN 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不合理.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 KSCN 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O+2H+═Cu+Cu2++H2O、2Fe3++Cu═2Fe2++Cu2+
探究延伸
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4)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取a 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b>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frac{9(b-a)}{a}$×100%.
(5)欲利用红色粉末Fe2O3和Cu2O的混合物制取较纯净的胆矾 (CuSO4.5H2O)经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Cu2+、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
物质Cu(OH)2Fe(OH)2Fe(OH)3
开始沉淀pH6.07.51.4
沉淀完全pH13143.7
实验室有下列试剂可供选择:
A.氯水 B.H2O2  C.硝酸 D.NaOH  E.氨水 F.Cu2(OH)2CO3
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①试剂I为B,试剂II为F(填字母).
②固体X的化学式为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K+、Mn${O}_{4}^{-}$、Cl-、${SO}_{4}^{2-}$B.Na+、${CO}_{3}^{2-}$、${SO}_{4}^{2-}$、Cl-
C.${NO}_{3}^{-}$、Na+、${HCO}_{3}^{-}$、Mg2+D.Na+、${NO}_{3}^{-}$、H+、${SO}_{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硅相对于氢气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有开发价值的燃料
B.硅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在地球上有丰富的硅资源,如石英、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单质硅
C.存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应用玻璃塞
D.二氧化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