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该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 B. | 该过程中的X和Y均为活化分子 | ||
C. | 加入催化剂能增大X和Y分子的能量 | D. | 该过程不能消除大气污染物 |
分析 A、反应NO、CO2、NO2、CO是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
B、该过程中的X和Y均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C、加入催化剂降低分子的活化能;
D、氮的氧化物都有毒,都是大气污染物.
解答 解:A、反应NO、CO2、NO2、CO是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所以反应NO+CO2=NO2+CO是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故A正确;
B、该过程中的X和Y均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所以该过程中的X和Y均为活化分子,故B正确;
C、加入催化剂降低分子的活化能,而不是增大X和Y分子的能量,故C错误;
D、氮的氧化物都有毒,都是大气污染物,产物中的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H 3CH 2CH2 CHO醛类 | B. | ![]() | ||
C. | ![]() | D. | CH 3CH 2 COOH 羧酸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含有氨分子和水分子 | |
B. | 只含有一水合氨分子和水分子 | |
C. | 只含有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 | |
D. | 含有氨分子、水分子、一水合氨分子、铵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 | |
B. | 1molO2的质量是32g | |
C. | 铁的摩尔质量等于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
D. | 1molNa+的质量是23g/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分离方法 | 原理 | |
A | 除去乙烯中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洗气 | 乙炔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乙烯不反应 |
B | 分离硝基苯和苯:蒸馏 | 硝基苯和苯的沸点不同 |
C | 除去丁酸乙酯中乙醇: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蒸馏 | 乙醇和丁酸乙酯的沸点不同 |
D | 用丙醇和氯仿萃取碘水中碘 | 碘易溶于丙醇、氯仿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实验 序号 | 碳酸钙 状态 | c(HCl) /mol•L-1 | 溶液温度/℃ | 碳酸钙消失 时间/s |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1 | 粒状 | 0.5 | 20 | 39 | 400 |
2 | 粉末 | 0.5 | 20 | 40 | 60 |
3 | 粒状 | 0.6 | 20 | 41 | 280 |
4 | 粒状 | 0.8 | 20 | 40 | 200 |
5 | 粉末 | 0.8 | 20 | 40 | 30 |
6 | 粒状 | 1.0 | 20 | 40 | 120 |
7 | 粒状 | 1.0 | 30 | 50 | 40 |
8 | 粒状 | 1.2 | 20 | 40 | 90 |
9 | 粒状 | 1.2 | 25 | 45 | 4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 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
取少量黑色固体,加入适量稀盐酸或稀硫酸,在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 | 溶液不变红色,则假设一成立,溶液变成红色,则假设一不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