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1 | 2 | 3 | 4 |
溶液的体积/mL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19.99 | 19.98 | 17.13 | 20.03 |
分析 在加热条件下,铜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所以A中发生的反应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打开K1,关闭K2,在C中Na2CO3和S、SO2反应生成Na2S2O3,Na2S2O3溶液具有弱碱性和较强的还原性,所以酸性条件下不能存在,二氧化硫不能完全反应且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所以用NaOH吸收未反应的SO2;C中溶液的pH接近7时即停止C中的反应,打开K2,关闭K1,二氧化硫有毒,应该用B中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且有还原性,所以可以碱性物质或氧化性物质吸收二氧化硫,
(1)①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
②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二氧化硫通入碳酸钠溶液中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硫粉反应生成硫代硫酸钠;装置D是用氢氧化钠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和产生的二氧化碳;停止C装置反应打开K2,关闭K1;
③装置B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气体;
(2)①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变蓝,且半分钟不改变;
②根据反应的关系式计算.
解答 解:(1)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氧化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故答案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②生成的SO2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CO2,由于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所以C中碳酸钠的作用是起反应物作用及提供碱性环境,“停止C中的反应”的操作是打开K2,关闭K1,
故答案为: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打开K2,关闭K1;
③SO2是大气污染物,需要尾气处理,则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SO2,防止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NaOH;在C中的反应停止后,吸收A中产生的多余SO2,防止空气污染;
(2)①由于碘遇淀粉显蓝色,则滴定时,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变蓝,且半分钟不改变,
故答案为:加入最后一滴I2标准溶液后,溶液变蓝,且半分钟内颜色不改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中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舍去,则实际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是$\frac{19.99+19.98+20.03}{3}$mL=20.0mL,则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Na2S2O3•5H2O的物质的量是0.050mol/L×0.0200L×2×10=0.02mol,所以Na2S2O3•5H2O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frac{0.02mol×248g/mol}{5.5g}$=90.2%,
故答案为:90.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实验验证和实验方法应用,物质性质的掌握和实验基本操作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沸点/℃ | 水中溶解性 | |
异戊醇 | 88 | 0.8123 | 131 | 微溶 |
乙酸 | 60 | 1.0492 | 118 | 溶 |
乙酸异戊酯 | 130 | 0.8670 | 142 | 难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 | |
B. | CO、H2CO3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视作无机物的理由是他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物相似 | |
C. |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和合成的有机物已超过3000万种 | |
D. | 有机物受热不易分解,且不易燃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t秒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
B. | 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 |
C. | 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 |
D.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前20 min的平均反应速度$\overline v$(C)=0.1 mol/(L•min) | |
B. | A的转化率为50% | |
C. | C的平衡浓度c(C)=4 mol/L | |
D. | B的平衡浓度c(B)=1.0 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E2F2 | B. | E2F3 | C. | EF3 | D. | EF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