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短周期元素X、Y、Z、W、Q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其中元素X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Z  Q
A.阴离子的还原性:W2-<Q-<Y-
B.常温下,X2与W的单质间化合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ZX2是两性氧化物
D.Y的氢化物可用来篆刻玻璃

分析 短周期元素X、Y、Z、W、Q,元素X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X为O元素,结合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图,可知W为S,Y为F,Q为Cl,Z为Si,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解答.

解答 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O元素,W为S,Y为F,Q为Cl,Z为Si,
A.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阴离子的还原性:W2->Q->Y-,故A错误;
B.常温下,X2与W的单质间化合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应点燃或加热,故B正确;
C.ZX2是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错误;
D.二氧化硅与HF酸反应,则Y的氢化物可用来篆刻玻璃,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元素的性质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  )
A.S O2B.NaCl溶液C.熔融的 NaClD.铜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现象或事实能够用相同的原理解释的是(  )
A.NaOH、FeSO4在空气中放置变质B.氯水、AgI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乙烯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D.常温下浓硝酸不能溶解Al和Au(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将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O2与CaCl2溶液反应
B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Al与浓硝酸不反应
C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有黑色晶体生成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D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在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色蓝色沉淀Mg(OH)2的溶度积(Ksp)比Cu(OH)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常温下1molNO2和1mol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O2(g)+CO(g)=CO2(g)+NO(g)△H=-234kJ/mol
(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H如图2
①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0.001mol•L-1•s-1
②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则△H>0(填“>”或“<”).
③改变条件重新达到平衡时,要使N2O4的体积分数变大,可采取的措施有ac(填字母).
a.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2O4 b.升高温度
c.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 d.使用高效催化剂
(3)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含0.2molNaOH的水溶液与0.2mol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1mol•L-1的CH3COONa溶液.
①A、B两溶液中c(NO3-)、c(NO2-)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O3-)>c(NO2-)>c(CH3COO-)(已知HNO2的电离
常数Ka=7.1×10-4mol•L-1,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7×10-5mol•L-1).
②可使A、B两溶液的PH相等的方法是bc(填字母).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4)铜既能与稀硝酸反应,也能与浓硝酸反应,当铜与一定浓度硝酸反应时,可将方程式表示为:
Cu+HNO3→Cu(NO32+NO↑+NO2↑+H2O(方程式未配平).0.6molCu被硝酸完全溶解后,如果得到的
NO和NO2物质的量相同,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8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工业上常用CO和H2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akJ/mol
已知:①CO(g)+$\frac{1}{2}$O2(g)═CO2(g)△H1=-283.0kJ/mol
②H2(g)+$\frac{1}{2}$O2(g)═H2O(g)△H2=-241.8kJ/mol
③CH3OH(g)+$\frac{3}{2}$O2(g)═CO2(g)+2H2O(g)△H3=-192.2kJ/mol
答下列问题:
(l)a=-574.4
(2)能说明反应CO(g)+2H2(g)?CH3OH(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CD(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 CH3OH(g)的同时消耗了1mol CO(g)
B.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在绝热恒容的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再变化
D.在恒温恒压的容器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3)在T1℃时,体积为2L的恒容容器中充人物质的量之

和为3mol的H2和CO,反应达到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V%)与$\frac{n({H}_{2})}{n(CO)}$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当起始$\frac{n({H}_{2})}{n(CO)}$=2,经过5min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0.6,则0~5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H2)=0.12mol/(L.min).若此时再向容器中加入CO(g)和CH3OH(g)各0.4mol,达新平衡时H2的转化率将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当$\frac{n({H}_{2})}{n(CO)}$=3.5时,达到平衡状态后,CH3 OH的体积分数可能是图象中的F点(选填“D”、“E”或“F”)
(4)CO和H2来自于天然气.已知CO2(g)+CH4 (g)?2CO(g)+2H2 (g).在密闭容器中有浓度均为0.1mol•L-1的CH4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2,则压强p1小于p2(选填“大于”或“小于”);当压强为p2时,在y点:v(正)大于v(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p2=3MPa,则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4MPa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5)含有甲醇的废水会造成环境污染,可通入ClO2气体将其氧化为CO2.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ClO2+5CH3OH=5CO2+6Cl-+7H2O+6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ANH3Cl2N2H2
BFeH2OFe2O3CO
CAl(OH)3NaOHNaAlO2CO2
DBr2FeCl2FeBr3Cl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炼铁技术备受关注,已知:
①2Fe2O3(s)+3C(s)?4Fe(s)+3CO2(g)△H=+460.5KJ•mol-1
②Fe2O3(s)+3CO(g)?2Fe(s)+3CO2(g)△H=-28.5KJ•mol-1
③断裂1mol CO(s)气体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1076KJ的能量
断裂1mol CO2(s)气体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1490KJ的能量
请回答:
(1)断裂1mol C(s)中所有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834.5kJ.
(2)T1℃时,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Fe2O3和C,发生反应①,达到平衡后,CO2的浓度为a mol•L-1;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再次达到平衡时,CO2的浓度为b mol•L-1,则a=(选填“>”“<”或“=”)b.
(3)起始温度均为T2℃时,向容积为10L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Fe2O3和CO发生反应②,测得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编号容器起始时物质的量 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平衡常数(K)
 Fe2O3 COFe 
1恒温 0.51.5  0.8K1 
2恒温 2 3 m 
K2 
3绝热 1 1.5 n 
K3 
①T2℃时,容器1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1=64.
②容器2中,5min达到平衡,则0~5min内以CO2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CO2)=0.048mol/(L•min).
③对于三个容器中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填选项字母).
A.m>2n  
B.容器1和容器2中CO的平衡转化率v1<v2
C.K1=K3 
D.平衡时气体压强:P3>P1
(4)T2℃时,向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 Fe2O3和1.0mol CO,发生反应②,CO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6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未升温,理由为升温,平衡逆向移动,CO浓度增大,CO2浓度减小.
②10min时,再向容器中加入1 mol Fe2O3、1 mol CO、1 mol Fe、1 mol CO2、起始的反应速率v(正)<(选填“>”“<”或“=”)v(逆).
(5)CO-O2熔融盐燃料电池的装置如图2所示,电池工作时,C口产生的气体一部分通入B口被利用,另一部分被分离出来,若导线中流过2mole-,理论上C口被分离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为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满足分子式为C5H11Cl的有机物共有(  )
A.6种B.7种C.8种D.9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