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6-二甲基-5-乙基庚烷
B.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脱水,最多可生成3种二肽
C.大气污染物氟利昂-12的化学式是CF2Cl2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D.三硝酸甘油酯的分子式为C3H5N3O9

分析 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
A、烷烃命名原则:
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
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B、氨基酸形成肽键原理为羧基提供-OH,氨基提供-H,两个氨基酸分子脱去一个水分子脱水结合形成二肽,既要考虑不同氨基酸分子间生成二肽,又要考虑同种氨基酸分子间形成二肽;
C、CF2Cl2是烷的取代产物,根据CH4的分子构型对比回答;
D、依据甘油和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原理是酸脱氢,醇脱羟基,写出分子式.

解答 解:A、依据系统命名方法,名称中起点选错,物质的名称为:名称为2,6-二甲基-3-乙基庚烷,故A错误;
B、氨基酸生成二肽,就是两个氨基酸分子脱去一个水分子.当同种氨基酸脱水,生成2种二肽;当是不同氨基酸脱水:可以是苯丙氨酸脱去羟基,丙氨酸脱氢;也可以丙氨酸脱羟基,苯丙氨酸脱去氢,生成2种二肽.共4种,故B错误;
所以共有4种.
C、CF2Cl2是烷的取代产物,为四面体结构,不是正四面体,故C错误;
D、三硝酸甘油酯是甘油和3分子硝酸通过酸脱氢,醇脱羟基得到的物质分子式为C3H5N3O9,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烷烃命名方法,肽键形成的实质,物质的结构,无机酸和醇发生的酯化反应,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已知苯甲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有弱酸性,酸性比醋酸强.
它可用于制备苯甲酸乙酯和苯甲酸铜.
(一)制备苯甲酸乙酯

沸点(℃)密度(g•cm-3
苯甲酸2491.2659
苯甲酸乙酯212.61.05
乙醇78.50.7893
环己烷80.80.7785
乙醚34.510.7318
环己烷、乙醇和水共沸物62.1
相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表格:
实验流程如下:

(1)制备苯甲酸乙酯,下列装置最合适的是B,带“分水器”的冷凝回流装置与一般的冷凝装置相比,主要优点在于分离出生成的水,促进酯化反应向正向进行

(2)步骤②控制温度在65~70℃缓慢加热液体回流,分水器中逐渐出现上、下两层液体,直到反应完成,停止加热.放出分水器中的下层液体后,继续加热,蒸出多余的乙醇和环己烷.反应完成的标志是分水器中下层(水层)液面不再升高
(3)步骤③碳酸钠的作用是中和苯甲酸和硫酸
(4)步骤④将中和后的液体转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然后合并至有机层,加入无水MgSO4.乙醚的作用是萃取出水层中溶解的苯甲酸乙酯,提高产率
(5)步骤⑤蒸馏操作中,下列装置最好的是bd(填标号),蒸馏时先低温蒸出乙醚,蒸馏乙醚时最好采用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直接加热、油浴加热).

(二)制备苯甲酸铜
将苯甲酸加入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粉未,然后水浴加热,于70~80℃下保温2~3小时;趁热过滤,滤液蒸发冷却,析出苯甲酸铜晶体,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成品.
(6)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增大苯乙酸的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趁热过滤的原因为苯甲酸铜冷却后会结晶析出,如不趁热过滤会损失产品.
(7)洗涤苯甲酸铜晶体时,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C
A.冷水       B.热水        C.乙醇        D.乙醇水混合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已知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O}_{2})c({H}_{2})}{c(CO)c({H}_{2}{O}_{\;})}$.
(2)830K时,若起始时:C(CO)=2mol/L,C(H2O)=3mol/L,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水蒸气的转化率为40%;K值为1.
(3)830K时,若只将起始时C(H2O)改为6mol/L,则水蒸气的转化率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H2(g)+I(g)?2HI(g);△H<0,要使混合气体的紫色加深,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保持体积不变加入H2B.压缩体积至原来的一半
C.降低温度D.加入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某化学小组采用如图装置模拟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氢气,通过氢气还原氧化铜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同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图中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经略去).

(1)写出装置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 2OH-+H2↑+Cl2↑;为完成上述实验,正确的连按方式为a连接e,b连接c(填字母);
(2)①装置乙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环境污染.A瓶内盛装的溶液可以是c(填字母);
a.I-淀粉溶液    b.NaOH溶液   c.FeCl2与KSCN混合溶液    d.Na2SO3溶液
②加热装置丙中的氧化铜粉末之前,除了要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还需进行的必要操作是通入氢气排尽装置内空气;
(3)利用装置丙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现有两种方案:
①测得反应前后洗气瓶B及其中液体质量差m1,②测得反应前后U形管及其中固体质量差m2
你认为合理的方案为①(填“①”或“②”).若采用测得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m3的方案,已知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实验中氧化铜样品质量为m,则测定所得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frac{16{m}_{3}}{m-{m}_{3}}$,该方案在反应后硬质玻璃管冷却过程中没有一直通氢气,会导致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理由是反应生成的铜被空气的氧气氧化使m3数据增大,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和  是两种种不同的物质
B.由乙烯之间的相互加成可以得到聚乙烯
C.丁烷与丁烯互为同系物
D.乙酸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A、B、C、D、E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A 与C,B 与D 同主族.A 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2B2 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请回答:
(1)D 的单质能跟C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含D 元素的两种常见正盐,这两种盐的水溶液均呈碱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S+6NaOH(浓)=2 Na2S+Na2SO3+3H2O.
(2)为验证E2 的性质,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让A2 在集满E2 的集气瓶中燃烧,其现象是安静燃烧,火焰为苍白色,瓶口有大量白雾生成.?
②如图甲,将甲装置放置在光亮的地方(日光未直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量筒内壁上有油状液滴生成,量筒内气体颜色变浅等.该反应产物一共有5种.

(3)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C2DB4废水的原理如图乙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C+和DB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正极区溶液pH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法在处理废水时左侧出口可以得到得产品为NaOH.ab 为阳(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
(4)用铂作电极电解1L 含有0.4mol/LCuDB4和0.2mol/LCE 的混合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得到了0.3molCu,则在另一电极上析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4.48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杂质金属元素Fe、Al、Mg等)的水悬浊液与烟气中SO2反应可制备MnSO4•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SO2═MnSO4
(1)质量为17.40g纯净MnO2最多能氧化4.48L(标准状况)SO2
(2)已知:Ksp[Al(OH)3]=1×10-33,Ksp[Fe(OH)3]=3×10-39,pH=7.1时Mn(OH)2开始沉淀.室温下,除去MnSO4溶液中的Fe3+、Al3+(使其浓度均小于1×10-6mol•L-1),需调节溶液pH范围为5.0<pH<7.1.
(3)如图可以看出,从Mn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结晶MnSO4•H2O晶体,需控制的结晶温度范围为高于60℃.
(4)准确称取0.1710gMnSO4•H2O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H3PO4和NH4NO3溶液,加热使Mn2+全部氧化成Mn3+,用c(Fe2+)=0.050mol•L-1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Mn3+被还原为Mn2+),消耗Fe2+溶液20.00mL.MnSO4•H2O样品的纯度9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乙醇汽油是被广泛使用的新型清洁燃料,工业生产乙醇的一种反应原理为:
2CO(g)+4H2(g)?CH3CH2OH(g)+H2O(g)△H=-256.1kJ•mol-1
已知:H2O(l)=H2O(g)△H=+44kJ•mol-1
CO(g)+H2O(g)?CO2(g)+H2(g)△H=-41.2kJ•mol-1
(1)以CO2(g)与H2(g)为原料也可合成乙醇,其热化学方程式如下:2CO2(g)+6H2(g)?CH3CH2OH(g)+3H2O(l)△H=-305.7kJ•mol-1
(2)CH4和H2O(g)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CH4+H2O?CO+3H2,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如表:
温度/℃800100012001400
平衡常数0.451.92276.51771.5
①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T℃时,向1L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 CH4和1mol H2O(g),平衡时c(CH4)=0.5mol•L-1,该温度下反应CH4+H2O?CO+3H2的平衡常数K=6.75.
(3)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x的排放,这使NO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Ag-ZSM-5为催化剂,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
①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K,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更有利于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在$\frac{n(NO)}{n(CO)}$=1的条件下,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在870℃左右.
②用CxHy(烃)催化还原NOx也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写出CH4与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NO2=CO2+N2+2H2O.
(4)乙醇-空气燃料电池中使用的电解质是搀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H2OH-12e-+6O2-=2CO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