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W同主族,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X、W的质子数之和是Z的质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W<Z
B.由 W与Y组成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C.由 Z与Y组成的化合物都能与水反应
D.X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都低于Y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分析 X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电子数的2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则其次外层是K层,L为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是C元素;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Z为Na,X、W的质子数之和是Z的质子数的2倍,则6+W=2×11,可知W的质子数为16,即W为S,Y、W同主族,则Y为O,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解答.

解答 解:X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电子数的2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则其次外层是K层,L为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是C元素;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Z为Na,X、W的质子数之和是Z的质子数的2倍,则6+W=2×11,可知W的质子数为16,即W为S,Y、W同主族,则Y为O,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原子序数大的原子半径小,则原子半径:Y<X<W<Z,故A错误;
B.W与Y组成的分子为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二氧化硫为极性分子,故B错误;
C.Z与Y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均与水反应,故C正确;
D.X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烃,Y与氢元素水中含氢键,但烃未知,不能比较沸点,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原子结构推断元素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下列关于新制的氨水、氯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两水”都能与FeCl2溶液反应
B.“两水”中都存在可逆反应
C.“两水”都有刺激性气味
D.“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含有的粒子种类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B.
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I2水后的有机层
C.
所示装置,证明氧化性:Cl2>Br2>I2
D.
所示装置,除去S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氮的重要化合物如氨(NH3)、肼(N2H4)、三氟化氮(NF3)等,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1)利用NH3的还原性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H2O(l)═H2O(g)△H1=+44.0kJ•mol-1
N2(g)+O2(g)═2NO(g)△H2=+229.3kJ•mol-1
4NH3(g)+5O2(g)═4NO(g)+6H2O(g)△H3=-906.5kJ•mol-1
4NH3(g)+6NO(g)═5N2(g)+6H2O(l)△H4
则△H4=-2317kJ•mol-1
(2)使用NaBH4为诱导剂,可使Co2+与肼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得高纯度纳米钴,该过程不产生有毒气体.
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o2++N2H4+4OH-=2Co↓+N2↑+4H2O.
②在纳米钴的催化作用下,肼可分解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图1所示,则N2H4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2H4$?_{△}^{催化剂}$N2+4NH3;为抑制肼的分解,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降低反应温度、增加压强等(任写一种).

(3)在微电子工业中NF3常用作氮化硅的蚀刻剂,工业上通过电解含NH4F等的无水熔融物生产NF3,其电解原理如图2所示.
①氮化硅的化学式为Si3N4
②a电极为电解池的阳(填“阴”或“阳”)极,写出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NH4++3F--6e-=NF3+4H+;电解过程中还会生成少量氧化性极强的气体单质,该气体的分子式是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及现象结论
A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NH4Cl固体可以升华
B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白色固体析出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C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Br-还原性强于Cl-
D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FeCl3溶液,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
Mg(OH)2<Fe(OH)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说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容量瓶无“0”刻度,量筒、滴定管有“0”刻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
B.向3支试管中各加入2mL 0.1mol•L-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2mL 0.01mol•L-1 H2C2O4溶液,将它们分别置于冰水、室温下、80℃热水中,观察比较褪色快慢
C.皂化反应结束后的混合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再通过分液操作分离出硬脂酸钠
D.为保证实验安全,金属钠切割下来的表层物质应放回原试剂瓶,不能在研钵中研磨氯酸钾或硝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能,而农村沼气池的建造、农作物制乙醇,都是有效的利用生物质能
B.纳米TiO2光触媒技术制成的“木地板精油”能将水气转化为活性氧,可以有效降解甲醛、苯、氨等居室污染物
C.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酸、强碱都会“断路”
D.同位素在医学显像、诊断和治疗,以及在改进农产品质量、增加产量等技术方面应用广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LiAlH4是重要的储氢材料,其组成类似于Na3AlF6.常见的供氢原理如下面两个方程式所示:①2LiAlH4$\frac{\underline{\;\;△\;\;}}{\;}$2LiH+2Al+3H2↑,②LiAlH4+2H2O═LiAlO2+4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反应①中生成3.36 L氢气,则一定有2.7 g铝生成
B.氢化锂也是一种储氢材料,供氢原理为LiH+H2O═LiOH+H2
C.生成等质量的氢气,反应①、②转移电子数之比为4:3
D.LiAlH4是共价化合物,LiH是离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温度条件下,将pH=x的氨水稀释10倍后,其pH=y,则x=y+1
B.纯水仅升高温度,可从d点变到b点
C.c点对应温度条件下醋酸的电离常数比a点对应温度条件下醋酸的电离常数大
D.b点对应温度条件下,0.5mol•L-1的H2SO4溶液与1mol•L-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c(H+)=10-7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