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100 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 mol/L、
0.1 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 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15 mol/L B. 0.225 mol/L
C. 0.30 mol/L D. 0.45 mol/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7-2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2SO2(g)+O2(g)2SO3(g)ΔH=-197 kJ·mol-1。实验测得4 mol SO2参加上述反应放出354 kJ热量,则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90% B.80% C.50% D.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5-2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常见非金属固体单质A与常见金属单质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C,C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和气体E,D既能溶于强酸,也能溶于强碱。E在足量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体G,G在大气中能导致酸雨的形成。E被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洗后得到无色溶液F,溶液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反应,生成物之一为H。H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其溶液显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单质A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组成单质B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G与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消毒杀菌剂二氧化氯,该反应的氧化剂为 。
(4)溶液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 。
(5)H的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现象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5-1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宏观方面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方面看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原子的多样性是由构成原子的质子和中子数目引起的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微粒,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5-1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3153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13153I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13153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13153I的化学性质与12753I相同
B.13153I的原子序数为53
C.13153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13153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4-4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N2、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B.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能看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C.可用浓硫酸或者浓硝酸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
D.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就会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4-3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中c(H+)=0.1 mol/L,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中消耗的Zn的质量为97.5 g
B.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1∶4
C.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只有一种
D.反应中共转移电子3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饱和氯水中 Cl-、、Na+、可以大量共存
B.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C.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I―
D. 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H2O= +2I―+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化学高考总复习课时演练 3-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所示),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